魔神
“如果沉下去,那就是和暗界融为一体,只有一片黑暗,再没有其他东西,那个世界也被彻底抹杀。”这是兰阙的回答。
那进入那个世界的人呢?
不渡站在碎镜之地里面,四周是一片寂静无人的黑,这里的空间很是杂乱,他明明只感觉自己走了几步远,却仿佛越过了千里外。
这里什么也看不见,没有光,甚至连镜中鬼都很少遇到,与他之前进来时相差甚远。
进来之前,他看见了迷心模样的少年,声音也像。
事实上他看见了很多迷心,就在他决定进入碎镜之地前,他看谁都是迷心。
竹黎的声音他再熟悉不过,可那个模样声音都肖似竹黎的少年跑过来的那一瞬间,他仿佛只能看见那一张脸。
是他吗?
但是手还是下意识的将刀逼近了那个少年,因为在碎镜之地,那些镜中鬼,都是用兰阙的脸靠近他的。
奇怪。
他明明记得在碎镜之地度过了数年,出来却只有半年光景,他明明记得在碎镜之地里面斩杀了数万镜中鬼,可出来见了光才发现,自己身上只有袖摆和衣摆的位置沾上了寥寥血迹。
自己杀的人,好像是错觉又好像是幻象。
他听见竹黎喊那个人兰阙,如果他的推测没错,兰阙就是迷心。
为什么自己会有那样的记忆?兰家的幻阵吗?
可是兰阙是魔族,他金莲目看透的因果不会有错。
他一双眼睛巡视着四周,眼底是暴虐的猩红。
心底是蒸腾的杀意,发自灵魂的恶念。
“你刚刚很想杀了我吧。”
“菩提圣僧,不渡慈悲?名不副实吧。”
“这幅悲天悯人的皮相之下,藏着的,分明是恶鬼啊。”
这是他和迷心第一次见面,迷心说的话。
那个魔魅的少年说的一句话也没错,他本来就不是善人,他发自内心的坏。
他似乎没有人该有道德尺度,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全凭自己的本能。
他出生书香世家,幼时读书,看见树上说猫有九条命,便把猫儿同石头绑在一起沉了塘,一夜之后才捞出来,放在屋子里等了三天,看他会不会复活。
结果令他很失望,他便以为那是因为那只猫儿只剩下最后一条命了,便又去抓了两只猫来做这个实验,淡漠的看着那些猫在自己手底下挣扎,最后死亡停止动作。
后来被他母亲发现了,母亲很害怕,搂着他的双胞胎妹妹不敢说话,后来妹妹因为一场大病去世了,所有人都在哭,只有他面无表情,看起来无动于衷。
母亲不可置信的看着他,“那可是你一母同胞的妹妹啊,你怎么能一点儿不难过?”
之前杀猫的行为还可以理解为小孩子天真的好奇,为了实践书中的故事,可对于亲生妹妹去世的视若无睹,却足以说明这人是个毫无感情的怪物。
他们把他送到了菩提寺,希望得到大师的教化,当时的闻灯也算小有名气,带着他下山济世救人。
他们一路上替人行医问诊,施医布药分文不取。
闻灯曾经指着一个因为玩火不甚把自己烧伤的孩童,问他觉得那个孩子可怜吗?
他其实并不觉得。
甚至心想,反正都已经被烧伤了大半的皮肤,痛的连睡觉都在哭,为什么不干脆烧死他,让他获得解脱算了呢?
但是他已经隐隐约约懂的,自己这样做在别人眼里是不对的,所以他对闻灯说,“太可怜了,一定很疼吧。”杀了他,那个小孩一定很开心吧。
闻灯大师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你这孩子,本性不坏。”
因为闻灯大师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慈眉善目的人,笑容也十分的和蔼,不渡一直模仿着他的一举一动,不少人都说他小小年纪,看起来居然这么老成。
后来他不学闻灯了,他学佛像,也不知道是谁流传下来的佛家诸神样貌,各个佛像都看起来慈眉善目的,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气质。
他便也那样的作态,眉目之间都是一股淡淡的慈悲之意。
他学佛法是为了成佛吗?
并不是。
只是为了克制自己心中的杀意,但是佛法好像救不了他。
他了悟许多佛家的真谛,自己却仿佛格外的清醒,置身事外,心中明了,却并不接受,自己也根本没法改变。
他为什么修的渡世经?
世人都说他是为了济世救民,杀进天下恶人恶鬼,来渡时间善人。
可是他知道,他只是想杀人而已,接过同门送过来的破戒刀,他甚至连手都微微有些发抖。
闻灯看着他离去,心中微微了有了猜测,只能叹气。
可是他伪装的很好,他自己都信了自己是个善人,下山以后降妖伏魔济世救民,逐渐博得不渡圣僧的美名。
或许学佛法确实有用的,至少,他已经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