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报!”一名禁军从殿外急速奔来,冲着大殿之上的易长行俯身下跪,道:“西华门外叛军已全部斩杀!”
“报!”又有一名禁军从另外一处宫道急速奔来,大老远地便大声禀报,道:“承天门外所有叛军已斩杀!”
“北安门外所有叛军已斩杀!”
“东干门外所有叛军虽缴械投降,但也全数斩杀!”
福昭的脸颊上,越发明显的泪痕混杂着殿外的风雪,形成了满面无形的命运之锁,扼住了他的所有言行,制止了他全部的计划。
也终结了他人生的后续路程。
只留下福昭口中那句持续不断的“冤魂索命来了……冤魂索命来了……”
却在此时,易长行的声音冷彻如殿外的凛冽风雪:“端王福昭,残害忠良,与北燕暗自勾结,外灭卫国之全族,内害同源之亲足。谋权篡位,更涉嫌谋害伤亡者达数万兵将,制造丹阳万人惨案。福昭虽饱读诗书,不知兄友弟恭,不知父命子从,不知良恩道德。今褫夺福昭名下的全数房产田地,并从福家皇籍革除,赐姓‘死’字!端王府中上下人等,除元达以外,全数流放。另有奸人谋士元达,关押死牢,择日问斩!!!”
“冤魂索命来了……冤魂索命来了……”
“来人啊!”易长行的声音毫不留情地看向殿外天地。
一众禁军持剑而上,狠劲地将福昭从地上拖起。
“将死昭拖出水西门外,于行刑台上,即刻凌迟!”
福昭根本不去挣扎,任凭这帮禁军们将他狠狠地拽起,用力地拖了出去。
天地风雪之间,没有淹没易长行对他最后的审判,却淹没了福昭口中始终都在念叨的那句“冤魂索命来了……冤魂索命来了……”
禁军还没把福昭拖出奉天殿外,又有一名将领从殿外慌慌张张地奔跑了过来,他的口中还不住地大声喊道:“皇上!皇上不好啦,皇上!”
拖行福昭的那些禁军们停下了脚步,易长行见状,立即呵斥道:“天塌了也要把死昭绑到水西门外!”旋即,他才又去问那名慌张奔跑而来的将领:“怎么了?!”
“北……北燕王的兵马,已经过江啦!”
今夜的风雪,于夜间亥时末,下得更紧了些。
虽然易长行提前叮嘱了项晚晚要早些休息,可今儿白天,项晚晚才在地陵里见着了她的皇兄尸体,这会儿悲痛和宽慰轮番交加,她根本无法入眠。
原先,她一直在心底念叨着,自己的家人最终落都得个尸首无踪的下场。这会儿见着了她哥哥的尸体,怎么的,也算是宽慰了几分。
虽然白天易长行匆匆离开了,但后来守卫皇陵的兵将对她说,云规的尸体在冰棺里将要放到明年清明,前后约莫三个月的光景。清明那天,会以大邺皇族最高大殓之礼为云规下葬。
守卫皇陵的兵将还说了,这一切都是皇上的安排,是皇上的恩泽。若不是皇上千里寻觅,恐怕卫国皇族上下,除了她一个活人以外,其他的,都是陈尸于野了。
只可惜,当时这兵将说的时候,项晚晚只顾着心头的感伤,和情绪的跌宕。
她忘记问了。
她应该问一问,皇上福政既然都已经死了,待得明年清明之时,又是何人来安排她的哥哥下葬?
可她其实心底也不想问。
有关于和福政的一切,哪怕是福政曾安排过的一切,她都不想再问。
她厌恶福政的一切。
哪怕福政在生前安排了这桩风光大葬,那又如何?
那又能弥补得了什么?!
这会儿他知道安排风光大葬了。那当初又何必借着联姻之名,对她卫国进行一番血屠呢?
还假惺惺地在他的登基大典上,立了自己为后。
真真的道貌岸然,人面兽心。
桌案上的灯烛摇晃,她从书房里寻了些笔墨来,这会儿正坐在东次间里,想要伏案画一些花样子,作为她嫁衣上的绣案。
可今儿发生的事情这样多,她手中的笔墨拿了好些时候,都没有画出一星半点儿的轮廓。暖白的宣纸上,倒是滴了一滴又一滴的墨汁,像极了夏夜星空的漫天星辰。
也像极了易长行那双深邃的眼眸。
想到易长行,项晚晚的心里终究是柔软了几分。她想象着他的眼眸,他的言辞,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便忍不住地将幸福笑意溢满了脸颊。
想起易长行,项晚晚手中的笔墨也开始灵动了起来。
她想象着,自己嫁给他的那天,一定是个明媚的艳阳天。如果她能从翠微巷的那个小屋子里等候迎亲就好了,毕竟,这里是他们相知相识并相爱的地方。
到时候,易长行身骑红绸大马,领着一众接亲队伍打马从这十里长街上经过,他意气风发,气宇轩昂,定是有好些姑娘会对自己嫁得如此中意郎君而艳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