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新帝没死的这个消息,不仅项晚晚不信,就连周围听到的其他百姓们也不信。
说这话的人,是个衣着考究的大爷,他摸着花白的长须,笑着对周围的人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事儿是我家小孙子跟我说的,他在宫里头当差,今年年初就拜了他们总管大人宁平为干爹。这事儿,就是我孙子从宁平口中问出来的!”
“呵呵,吹吧你!”众人一阵哄笑。
这大爷也不气恼,却是满面笑意地跟大家说:“原先这事儿是个秘密,不过,自从昨儿端王被处死后,新帝还活着的事儿,就不再是秘密了。整个宫里人都知道,你们若是身边有个什么人是在宫里头当差的,大可去问问。”
这话一说,大家又是一阵哄笑。有人好心提醒这大爷:“不论这事儿是真还是假,但你说的,也不全是真的嘛!”
“此话怎讲?”
“那端王福昭根本还没被处死,目前尚在水西门外被捆绑着呢!”
这番话又引来其他人的好奇:“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各大城门都关闭了啊!”
“我弟弟是巡防营的,这两天他就在水西门那儿守城呢!今儿一大早我和几个街坊去那边看热闹,打听来着。”
又有人问:“我听说,北燕狗他们就是从西边儿那过来的,那个福昭被捆绑在水西门外?那不是第一战场吗?”
“是第一战场又如何?他左右都是一个死字。不是还赐姓为‘死’了吗?”
“哎,我还听说,今儿一大早军营全数出城后,在水西门外祭旗来着。”
“哇,拿谁来祭的?”
“是端王吗?是端王吗?”
“不,是福昭的谋士,叫元达来着。听说,就是当着福昭的面祭的。”
“活该!”
众人口中的谩骂声不绝,随着排队的人潮渐渐靠近佛堂大殿,众人又纷纷闭了口,转而将话题七嘴八舌地转向了其他。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项晚晚才跟着大伙儿一起进了观音殿。她原以为,百姓们今儿来烧香拜佛,也许是保佑自己的生存安危。谁曾想,她前边儿排队的人们基本上所请愿,祈福的,是为当下城外的战事。
大家的心头只有一个想法:斩杀北燕狗,至少也要将北燕狗赶出大邺的疆土之外。
当项晚晚跪拜在菩萨面前,她在心中所言的,却是——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信女云婉虽恨极了北燕人屠我卫国上下,但念在诸多大邺百姓们向你如此这般地请命,我就不赘述有关于北燕人的生死了。信女云婉只求你保佑易长行这番出征能顺顺利利地迎敌去,平平安安地归家来……”
之后,项晚晚又去香台那儿,将自己请来的燃香插进这硕大的香炉中。就连随行的这些府兵们,也都一起请来了燃香。
今儿鸡鸣寺人声鼎沸,络绎不绝,项晚晚本打算想请一卦象,但住持那边排队等候解卦的人太多,她也只能就此作罢。
正当她打算回去,恰好再度路过观音殿时,这会儿已没了原先那么多香客。尚有零零散散的一些个老人,孩童,还在大殿内祈福。
项晚晚脚步一顿,仰头看着高高在上的观世音菩萨雕像,她的心头忽而感念一动,再度踏进了大殿内。
再次跪拜在观世音菩萨面前,项晚晚所言的,却又是另外一番了——
“信女云婉还有一事相求。求得我的父皇和母后,在九泉之下,能够得以长眠。求得他们的灵魂能够有所依,有所归。也求得……”说到这儿,项晚晚微微地睁开了双眼,她一瞬不瞬地看着高高在上的菩萨,她在心头默念道:“信女云婉虽知有些话不合时宜,可我还是想祈求菩萨,我想求得政哥哥,那个害我卫国上下陷入生灵涂炭,害我的父皇和母后莫名惨死的福政,愿他魂无所归,永世不得轮回!”
接下来的这些天,街市上的百姓们从一开始的热情高涨,变成了担忧迷茫,继而到了大年三十儿的这一天,整个金陵城上下,已然没了原先欢度新春的热闹喜庆了。
前后将近一个月,城门都不曾打开。行商的无法做来往生意,想要归家的游子在各大城门那儿崩溃抱怨。就连精气神最为旺盛的孩童,这会儿也都不再热热闹闹地爬城墙,偷瞄城外的战况。
瞧着守城门的这些兵将们的神情模样,似乎城外的战局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