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1 / 2)

1980-1

一九八零年,落霞村。

夜深人静,村庄里已经一片漆黑,只有高家的屋子里隐约闪烁着昏黄的煤油灯光。

煤油灯光是暗淡的橙色,昏昏暗暗的,从昏沉的黑暗中醒过来的陆柚觉得眼睛像是变成了高度近视一样,模模糊糊地看不清楚周遭的环境。

只能听到身边传来的压低的声音。

“时间太长了,如果等早上还这样,那就要送医了……”说这话的人有一把好听的低沉嗓音。

“放心吧,这会儿温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了……”这是另一个压低的温柔的声音,听起来大概就十几岁的样子,稍显稚嫩。

“二哥你放心吧,如果有什么变化我就去找村长……你别耽误事了……”

陆柚听得好奇,他们似乎是在说自己?可是他发烧了吗?他怎么不记得?他怎么记得自己好像应该死了……

带着疑惑,他努力地想要瞧清楚说话的这两人是什么身份,应该不是医生和护士吧?可是黑白无常也不是兄弟?兄妹关系?

似乎是感应到了陆柚心里的想法,对方凑了过来:“呀,柚子哥,你醒了哇?”

什么哥?

陆柚的脑子一片混沌,等他定了定神,看清楚凑过来的少女的长相后下意识地虎躯一震(bhi),震惊得瞪圆了眼睛——果然!他是真的死了吧!要不然他为什么会看到早已经死去多年的外婆!

还是年轻模样的外婆!

他这是到了三途川了吧!连年轻的外婆都来“接”他了!

心神巨震之下,陆柚没支撑得住,眼一翻又晕过去了。

XXX

初夏,蝉鸣清脆。

入夏之后,气温就跟坐了直升机一样,陡然热起来了。

如今才四五月间,但阳光已然十分猛烈,田地里的庄稼都被晒得有点蔫头耷脑的趋势了。

为了防止后期因为缺水而影响农作物的成长,生产队便安排了每日给田间地里浇水的活儿。

当然这种体力活儿一般是身强体壮的男人来做。

女人们也没闲着,被安排了地里除草的活儿。

不过众人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干活儿干得马马虎虎的。

并非是落霞村的人都是懒货,而是现在大家对生产队的依赖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没那么上心了。

现在不比前些年,一大家子的吃喝全都靠着生产队那一年到头产出的粮食,农民根本没有来钱的门路。

土地是集体的,每年只分点口粮。

林坡也是集体的,根本不让私人砍。

渔塘也是集体的,个人不允许捞鱼。

大家劳心劳力累死累活一年干到头,地里产出的绝大部分粮食还要交公粮和公购粮。

公粮是没有钱的,也叫农业税,用粮食来折合完成金额,是不会给钱的。

在完成公粮指标后,将余粮售卖才能够收到钱,这就是所谓的公购粮。

可就算公购粮可以卖钱,价格也相当低。

而那么点钱在年终时,生产队把社员的工分都加起来,用村子里的剩余现金除以总工分,算出每个工的价钱,再算出每个家庭应分的钱。

并不是每家都能分到钱,孩子多的家庭一般分不到钱,因为生产队分给社员的口粮是要算钱的。

分的少不说,有些偏心的队长把一些轻巧不费劲或占便宜的活儿安排给亲近的人。

或者那些虽然被安排了一样的活儿,可浑水摸鱼的,出工不出力,尤其是没有队长在场时,效率更低下。

所以有的生产队甚至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大锅饭,养懒汉;平均分,扎堆干;出勤不出力,粮食产量低。白天吃、黑了想,没有吃的找队长;队长没法,去找出纳;出纳脑袋一摸,问你要多少?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我一天三顿饭不饿着就好]。

如此长久,自然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也会滋生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来。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允许家里围个一亩三分地的去种点蒜头小葱调味料。

虽然名义上说的是只能用来种菜不能种粮食,可是勤劳聪慧的庄稼人懂得用蔬菜去“换”东西。

不少人家的经济收入都是靠自留地种经济作物。

很多人早上很早就起床去拾猪屎、狗屎、牛屎来做肥料,然后才去出工参加生产队劳动。

最新小说: 杀夫证道后翻车了 教主你的马甲掉了 成为金丝雀后总是被迫穿裙子 开局丧尸,我靠抽卡养崽躺赢 假千金真团宠,少帅偏爱到极致 复活后,小怂包被貌美疯批盯上了 咦,我原来是大佬 错误的反派养成 这个omega 真的有毒 还以为她是暴君呢(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