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8
关于是否要放弃棉纺织印染厂的工作……
其实安斌有类似的念头不是一两回了,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尤其是近段时间,这样的想法愈发强烈。
安斌能够感觉到,这一年来频繁请假已经引起了厂子里不少人的不满了。
去年他的确是帮厂子卖出了几批布料,但今年,随着高雪萍这边对布料的需求增加,他做不了主那么多份量,于是他便让高雪萍便直接找厂子里专门负责销售布料的部门,还阴差阳错地和安父结识了。
但也因为如此,安斌便不用去销售布料了——他还得忙着销售雅萍服饰的服装呢——可是这对于棉纺织印染厂没什么好处呀!
不仅如此,因为安斌隔三差五的请假,哪怕他在其他时间加班加点做完了自己的工作,但在同部门的同事和上司眼里,不每天规规矩矩点卯就是工作不饱和——偏偏还拿着一样的工资,这可不得让人心生不满了嘛!
而安斌本来就年轻气盛,比起中规中矩地上班,上头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喝茶、看报、无所事事(bhi)然后拿点死工资,这种做得越多获得越多并且还能增长见闻开拓眼界的工作他更有兴趣。
之前安斌就和高雪萍透露过一点,他原本还以为能够得到高雪萍的感动和支持呢,结果只是刚显露一点就被高雪萍严肃着摇头拒绝,并再三劝告他千万别这么做。
别看高雪萍现在过得很充实很快乐,那也是因为她吃不上郭嘉的铁饭碗才走上这条路的,如果让她有机会端上铁饭碗,她……
她可能还是会选择做衣服。
话虽如此……可是斌哥不一样啊,他本来就是国家体制内的,只要他没有犯什么大错,这辈子都是衣食无忧——至少在当下大众看来,国家的“铁饭碗”可是能吃一辈子的。
更何况他年前才升职加薪了,还有个当厂长的爸爸……
虽然高雪萍并不觉得安斌一定会“子承父业”当上厂长,可家里都是厂子里的,父亲又是高位,用头发丝想都知道斌哥未来前途光明。
现如今他帮忙雅萍服饰是多赚一份钱,可他如果丢下铁饭碗去做一个商人卖衣服,只赚这份钱,高雪萍觉得太可惜这份体制内工作了。
事实上高雪萍这样的思想别说是在八十年代了,哪怕放到四五十年后,依然是相当多国人的想法,甚至网上还流行上了[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的言论。
那个时候各行各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尚且如此,更何况在这改革开放初期。
是,做生意是可能赚钱,但赔了的也比比皆是,风险太大。
像是高雪萍和陆柚他们这样并没有遇到多少坎坷就赚到钱并且越赚越多生意越做越有起色的还是少数。
更多的还是赚了点小钱,也就比每个月拿点死工资强一点点,更多的则是看到别个已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才去凑热闹。
可惜后世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当一个行业大家都知道赚钱的时候,其实就是这个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个时候挤进来的,大部分都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会赔钱。
赚到钱的人不会大声嚷嚷自己赚到钱了,但是赔钱的却会。
所以在当下大众的认知里,做生意的风险太大了,说出去也没有在厂子里有个正式工作好听又文档,所以铁饭碗的吸引力还是当下最强的。
XXX
所以这次安斌来找陆柚和高晋年合计合计,除了问问他们的意见——高晋年本来就是他们一伙人中最有远见最有规划的人,而今不知不觉中陆柚说话的分量也成为了仅次于高晋年的存在——外,也想着如果他们也赞成自己出来干的话,那么高雪萍那里就得麻烦这两位兄长帮忙劝说一下了。
老实说,高晋年不是很想出主意。
虽然他是想得深看得远,但囿于时代的限制,当下正式员工铁饭碗是要比做生意更加稳当。
除此以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安斌的关系再好,毕竟也是两家人,若是干得好了,当然皆大欢喜,若是干得不好,万一安斌或者安斌的家里人埋怨上自己,这可不太好。
毕竟安斌和章思满不一样,他可是有编制的正式工,并且还不是普通小基层了。
而章思满他只是个临时工,并且还在跟着他们干之前被领导穿小鞋把临时工的工作都给挤兑掉了,无论如何,不会比跟着他们干更糟糕。
但好兄弟都求上门了,高晋年也不会当个锯嘴葫芦,所以也尽心尽力地分析利弊——然后丢给安斌自己做决定。
安斌又不是没主见的人,相反,他就是相当有主见,所以他所谓的求主意,更多的是想要拉拢更多认同者。
陆柚在高晋年说话的时候一直没有开腔,反而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等到两人酒酣耳热之际,他才慢吞吞地问:“斌子,你们厂子,可以停薪留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