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
1985年,在全国不少家庭,特别是西城的市民们因为兰花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而哭天喊地,心如死灰的时候,陆柚他们一家子却是因为没有参与到这次发偏财的事件中,按部就班地依照各自的人生规划在努力学习和工作,日子过得安稳又惬意。
不过随着时间渐渐进入五月,陆柚他们一个个地也开始紧张起来。
倒不是因为其他,而是因为他们家的高中生马上要参加高考了。
平时陆柚和高晋年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操心过小姑娘的学习,高晋年想的是家里现在的条件就算小妹学习成绩普普通通也不会过得太差,而陆柚则因为未来几十年后的经验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习是必要的,但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只要没有荒废自己的青春年华,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更何况,高雪婷的成绩真的是相当的好,哪怕是在转学考入申城第一中学的时候成绩没能像是在老家那样第一,可是随着她持之以恒的学习,很快就追上了班上排在前面的同学,并且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上升,在高二和高三的每次大考小考中都稳居第一,没有一次被拉下来过。
所以陆柚特别爱去给她开家长会——哎,毕竟每次都是听老师表扬,他可是相当美滋滋呢。
但此一时彼一时,高考可是人生相当重要的一道坎,哪怕平时高雪婷成绩再好,但陆柚前世可是每年都能看见一些学霸学神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失常结果成绩令人大跌眼镜最后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的。
虽然高雪婷年纪不大,家里也完全有余力供她复读,但高考这种磨人的经历有一次就行了,谁愿意再去劳心劳力又一年呢?
陆柚前世可是亲自高考过的,那个时候的国家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已经相当重视了,网络上、学校里、电视上在临近高考的时候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学校、老师、家长们如何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协助准考生们进行身体和心理的调整,好让学生们都能在高考时正常甚至超常发挥,金榜题名。
所以他也是家里人中最积极认真的那个,看得高晋年都一愣一愣的,甚至开始自我反思当初陆柚没能高考通过是不是因为当年家里的条件没能给他提供到最好。
而在陆柚如临大敌(bhi)的准备下,家里其他人都受到了影响,接二连三地都开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力求为高雪婷营造一个完美的备考环境。
XXX
对于家人们的这些行为,从来都没有惧考症,每次考试都心态超稳的高雪婷也哭笑不得,但更多的是被家人关怀的柔软和温暖。
“婷婷,我都好想让我哥和柚子哥换一换了,”薛佳佳嘴巴撅着,正好用人中夹住一只铅笔,满眼的羡慕,“柚子哥都让你放松心态,别太焦虑,可我哥越是临近考试,于是给我找来各式各样的试卷和题目,完全是给我制造焦虑!要不是我给我爸妈告了一状,我估计他还要给我塞到我高考那天都写不完他给我的那些卷子!”
高雪婷快速地写完一道物理题,然后擡头静静地看着她的好姐妹:“铭泽哥也是担心你,你进入高三下学期之后的那几次模拟考成绩都有点忽上忽下的,不太稳定,”说到这里她鼓励了一下,“佳佳,我还想大学也和你继续做校友做同学呢。”
薛佳佳被这话短暂地兴奋了一下,但立马蔫巴了:“哎,婷婷,我觉得我在中考的时候咬牙考上申城第一中学已经用尽了我的所有本事了,我当时还是太年轻了不知天高地厚的,现在我已经被生活毒打过老实了,我就不是那块料。”
虽然当时薛佳佳的妈妈为了让女儿有资格参加申城第一中学的考试以及万一考上了后可以入学,找自己娘家人帮忙运作户口落户申城,这样薛佳佳就可以以监护人之一是申城户口而符合条件,但实际上薛佳佳的妈妈还是在澜江县工作。
当时薛佳佳出乎意料地以倒数几名的资格考进了申城第一中学,薛佳佳妈妈考虑过是否要为了照顾读书的孩子而想办法调动工作,但比起各方面条件都要齐全的申城,偏远的澜江县其实更缺少好的医生——薛佳佳妈妈就是专业性很强的那种——为了让更多的病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她和丈夫商量后最终决定还是留在澜江县。
至于女儿,要么就给她安排住校,要么就花钱给她在校外租个房子,然后在老家请个亲戚帮忙照顾——其实这两者都是薛佳佳爸妈的亲朋好友同事圈子里比较常规的操作。
但没等着夫妻俩做出选择,自家女儿先带着高雪婷来提请求了——她不想和不熟悉的人住在一起,既然父母不能照顾她,她希望能住到熟悉的人家里,反正住校是给学校钱,租房子是给亲戚钱,那为什么不能住在婷婷家里给他们家里钱呢?
当然,薛佳佳敢这样大言不惭地说出口,也是因为私底下先征求过高雪婷的意见,得到好姐妹点头之后又去问了陆柚他们,被回复需要得到她父母同意才行的答复后,就欢天喜地地找自家爸妈请(gao)求(zhi)了。
薛佳佳的父母简直要被女儿的厚脸皮给惊呆了。
可是自己亲生女儿,还能怎么样?
只能夫妻俩特意请了假专门到申城这边来高家登门拜访,为女儿的莽撞致歉,同时征求陆柚和高晋年的意见——虽然他们觉得薛佳佳如果真的不介意家里多张嘴吃饭的话,他们其实是相当乐意请陆柚他们帮忙照顾一下薛佳佳的。
先不说之前还在澜江县的时候,每次薛佳佳去高家都是乐陶陶的,回来的时候还会给他们分享又吃了什么什么好吃的,光是薛佳佳因为有高雪婷的激励,不仅作业准时完成,还养成了许多学习的好习惯,成绩更是稳步提升,如今还考进了他们夫妻俩从来没敢奢望的申城第一中学——光是成绩这一项,就足够薛佳佳的父母感激涕零了。
XXX
陆柚愿意高中三年让薛佳佳住进家里来,并不是因为自己圣父心态,而是纯粹的投桃报李,互惠互助。
比如说他们前期在澜江县发展的时候薛佳佳爸爸给了他们多少便利,就算他们家的重心多数都搬离了澜江县,可是陆柚的一品鲜快餐连锁店(截至目前在县里和镇上已经开了六家分店,并且在市里也有了一家分店的一品鲜已经不是当初的小饭馆了)还有一品鲜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个充满想象力且后世被评为国内现代公司元年的年份,未来几十年后大众耳熟能详的知名世界级本国品牌都在这一年创建,陆柚也顺应潮流,将落霞村的自家下饭酱小作坊注册成了公司,野心并不止步于下饭酱),这二者能够顺利发展,其实也少不了薛佳佳爸爸的帮助。
不是说什么收受贝有贝各这种见不得人的私底下交易,而是在一切百废待兴的时候,哪怕是在羊城、申城、鹏城这些经济特区,因为一些条例法规的不完善或缺乏,这个时候像是陆柚他们这种[先驱者]的行为到底该如何判定,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当地管理者的解读。
陆柚他们是幸运的,薛父本身就是个大度包容锐意进取的领导,再加上薛佳佳串联起来的两家人的私交,可以说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越发深厚和融洽。
所以对于家里多一个薛佳佳在,陆柚也答应的很爽快。
而薛佳佳来到高家借住也一点也没有寄人篱下的尴尬,完全像是鱼儿入了谁,鼠鼠进米缸(bhi),‘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我是来加入这个家’(bhi)……
也是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在发现高雪婷在进入申城第一中学之后依然马力十足不停往上升,薛佳佳苦思冥想、观止自思,最后决定放过自己,不跟着高雪婷一起卷生卷死了——按照她的智商水平,只要维持住不吊车尾已经很棒棒了!
但是薛佳佳没想到她自己放过了自己,她爸妈和老哥却一反小学初中放任自流的态度,开始对她高标准严要求了。
不是,你们是不是搞反了什么顺序?
只可惜她一个区区未成年,胳膊拧不过大腿,再有个高雪婷不遗余力地给她划重点、做总结,又有陆柚层出不穷地对家里孩子们每次考试好后就让人期待不已的奖励,所以半拉半拽的,也让薛佳佳的成绩在高手如林的申城第一中学维持在中等水平。
这已经相当让薛佳佳的父母激动了,毕竟哪个做爸妈的不希望孩子读书好啊?
想到女儿在中考的时候超常发挥出乎他们意料地考上了申城第一中学,这临近高考了,薛佳佳爸妈也不由得生出了几分[野心]来,万一又超常发挥呢……
薛铭泽更是干脆,直接在给高雪婷收集各种试卷资料的时候复印双份。
被题海战术淹没得差点喘不过气的薛佳佳:“……”这份来自家人的爱可真沉重啊!
是以,在看到陆柚他们这些做家长的虽然也是在为高雪婷高考做准备,却是让她们好吃好喝调整心情,半个字不提学习复习的情况,薛佳佳简直要流下羡慕的眼泪来。
不过薛佳佳也知道,主要还是高雪婷自己争气,所以羡慕完了她也没有多余的想法,继续埋头苦读——她虽然不觉得自己能考上和高雪婷一样的大学,但她也不想和相伴多年的好姐妹天各一方,所以她的目标是同城市距离很近的另一所大学,那所大学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虽然比高雪婷的目标大学要低,但也是要她认真对待才能够得着的。
现在还不是摆烂的时候。
XXX
在有事情做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高雪婷他们高考的前一天晚上。
家里人只要能抽出空的都回来了,不过为了考生们的身体健康,大家也都是吃得偏清淡,吃完了之后大家也没有多聊,陆柚更是早早地催促两个准考生吃完饭散散步消食,然后就让她们上床休息——休息好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明天在考场上精力充沛。
为了不吵到他们,陆柚他们难得聚在一起都没有聊太久,不过陆柚还是从安斌那里得知安父给他打过电话,让他不要借钱给他弟弟,也就是安胜。
安斌笑得讽刺:“我爸还真是一厢情愿,以为我会估计所谓的血脉亲情呢。”
安斌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家就算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互相看不顺眼,也不至于到他和安胜这种……水火不容的敌对。
仿佛他们上辈子就结下了什么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似的。
不过反正他们现在天各一方,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两面,所以追根究底也没什么意义。
也是因为这样,直到安父这次给他打电话,安斌才知道安胜的近况——这不到半年,安胜居然负债累累了!
“是因为兰花吧?”陆柚听到安斌说到这里,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原因。
安斌愣了一下,然后嗤笑道:“对,就是他之前千方百计隐瞒,生怕别人分一杯羹的‘绿色金条’。”
因为电话费贵,安父也没有在电话里说得太详细,但是重点还是抓得很稳。
安胜在年前靠着买卖兰花倒腾除了好几大千,激发了他的发财欲,所以后面就更大手臂地投入了买兰花养兰花的热潮里。
年初的时候兰花市场非常火热,安胜投资的那几盆兰花也有买家出了比较好看的价格想要买,但那个时候一盆兰花卖出十多万、香江富商拿小轿车换兰花这些新闻一经报道,安胜那动摇的心就瞬间坚定了——他想要继续留着等兰花再涨涨,赚一笔狠的。
只可惜他等来的不是兰花价格的继续攀升,而是国家和政府共同出手,狠狠压制了越发疯魔的兰花市场,直接让兰花市场里的人一朝回到解放前。
安胜也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