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都头,果非常人!”吒古宁塔,不由为之感慨,他见惯太多凶狠暴戾的蕃人,乃至党项人,在明知败亡和死亡,也如待宰的羔羊般脆弱,有的会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惧,会露出凶态残杀自己人,也会惊慌失措的屎尿齐出,痛哭流涕,唯有刘然始终平静,好似一潭泉水一般,没有任何涟漪。
对于吒古宁塔的称赞,刘然只是笑了笑,他有太多的眷念,也惧怕死亡,但自己已经做好了一切,如果死亡还不可避免,也会坦然面对,丑态百出,倒是也不必。
“刘都头,为何孤军深入救援李孝忠?值得么?”吒古宁塔询问道。这是他极为不解的一点,如果是蕃人会为了救援一支几十人的队伍,然后深陷敌人圈套之中么?绝对不会,这等毫无同等价值的事,视利益为生命的蕃人,绝不会去做,乃至宋人也不会,不然也不会在那位号称宋哲宗的皇帝,会放弃军民几十万人被党掠走了。
但为何刘然会这般做?
听到吒古宁塔的话,刘然没有任何犹豫道:“当然值得了,只因我是他们的都头。”
吒古宁塔疑惑道:“就这?”
“这就足够了!”刘然坐在了残木上,为了安抚军心,他已回到了营地中,先前监视敌军的人,也换成了弓箭手罗横。望着疑惑的吒古宁塔,刘然开口道:“你可知汉朝?”
吒古宁塔摇了摇头,他是土生土长的蕃人,能够知道宋国和前唐,已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了,更为遥远的汉朝,他是一点都不清楚。
闲着没事的刘然,也并未露出嘲笑,世界何其之大,受限于时代,还有环境的约束,每个人都是坐井观天的蛤蟆而已。随即就开口述说了汉朝的辉煌,说那高祖以一介布衣,策横宇内,成就鞭挞天下的皇帝,又说那孝武帝大破匈奴。
听的吒古宁塔,膛目结舌,这还是他第一次知道曾有如此强盛的帝国,纵为一介蕃人,也不由为之露出向往,那是何其辉煌的时代,只可惜他无缘目睹。
又听到武帝因晚年的昏聩,致使汉朝衰败,不禁露出叹息,待听那汉宣帝如何以一介囚徒,带领汉朝复兴,又露出了兴奋,然而直至汉家江山覆灭,吒古宁塔神色一怔,唯有叹气,不料这等辉煌帝国,也会覆灭。
但刘然又开口讲述了东汉的复兴,这令他倒吸了一口气,竟还有后来者。
到现在,刘然才开口讲述了东汉十三勇士雁门关的事迹。
所谓的十三勇士雁门关,乃是东汉名将耿恭所带领的部下,在他们被深陷敌人包围之中,东汉派出了一万三千名将士,才救回了这十三人,代价则是近万的汉军全部战死,值得么?
在当时汉章帝时期,也有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的劝谏,只因耿恭等人在千里之外,又是被围困了十几年,也不知是否还活着,更别说要消耗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了。
另一名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正因鲍昱这番话,汉章帝选择了前去救援,最终导致了近万汉军为了救援这十三人,永久沉睡在了西域。
这一切值得么?在刘然看来是十分值得的,一个王朝的鼎盛,是绝不能只讲理性,以及利益和值不值得,更要讲精神,正因有这番精神,汉朝才成为汉朝,而不是宋朝。
宋朝就是缺乏了这股信念,纵使再多的经济,也无法真正能称得上强大,终宋一朝,从未有过真正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