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一切都在鲁肃的预料之中,追击的军队遭受到了鲁肃的伏击,一阵大败。
鲁肃甚至没有来得及清理战场,就匆匆撤退了。
鲁肃军队的撤退落在了袁绍军队的探子的眼中,袁绍不由的感叹道:“郭奉孝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有他在,我们才有战胜秦王的希望。”
因为在郭嘉的计划之中,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在黎阳的秦王,而是鲁肃的大军。
袁绍问郭嘉说:“奉孝,您为什么选择鲁肃呢?”
袁绍有些不解,在他看来,黎阳的董仲颖兵少,李傕的手上兵也不多,他们两个才是最容易下手的目标,但是郭嘉却选择了手上兵力最多的鲁肃。
虽然他对于郭嘉的选择有些不解,但是出于对于郭嘉能力上的信任,他还是选择了按照郭嘉的计划进行。
等到一切都按照郭嘉所预想的那些发展的时候,袁绍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选择鲁肃的第一个原因是鲁肃是最容易被孤立的。”郭嘉说道,“秦王一系的人荣誉和耻辱都系于董仲颖一人之手,如果我们袭击黎阳,不管是李傕还是鲁肃,甚至在黄河南岸的军队,都会不顾一切的去救援董仲颖,如果在短时间之内,我们没有办法击败董仲颖,那么我们就没有可能击败董仲颖了。”
“李傕等人虽有智但行缓,一旦有变,凉州四毒瘤必然相拥而计,等他们做出决定,时间都经过了很久了。等他们发现我们的目标是鲁肃的时候,我们的军队都已经完成我们的目标了。”
“鲁肃则不然,鲁肃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如果我们袭击李傕,鲁肃必然会当机立断出兵救援。”
“选择鲁肃的第二个原因是,鲁肃手上的兵力最多,只有让鲁肃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不仅董仲颖的威望会受到损失,而且我们和鲁肃之间的攻守之势也会逆转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鲁肃不是凉州人也不是黄巾。虽然董仲颖愿意信任他,董仲颖的那些手下也不会排挤他,但是他的出生依然会带给他一些困扰。当董仲颖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危险,鲁肃的判断就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产生一点点偏差。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那些手下也会因为鲁肃不是凉州人,在有些时候对于鲁肃的判断产生一点点质疑。”
“虽然董仲颖治军极其严格,这些只是一点点无关大雅的偏差,而就是这一点点偏差,在两军相持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优势。”
袁绍问出了自己最后一个问题:“既然鲁肃陷入您的算计之中,我们为何选择的是追击而不是伏击呢?”
“鲁肃才具非凡,董仲颖手下有才智之士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可是他依然得以占据高位,出镇一方,必然有过人之处,如果我们选择伏击,必然会被鲁肃发现端倪,我的计策只是利用鲁肃对于秦王的关心,一旦他有所怀疑立刻就会被看破。”
袁绍拱了拱手对郭嘉说:“先生大才,这样我们必然能够破鲁肃。”
郭嘉摇了摇头道:“我的策略只能够给我们赢得一点点的优势,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唯有战场。”
袁绍笑着说:“一点点优势就足够了,董仲颖的剑锋利,我的剑又何尝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