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总比冬天好过,不管领回来什么,兑上一点水,将就着吃,能吃好几天。
而在冬天,寻找热源就是一个难题。
但眼下太热,大家的行动都懒散起来。
别说他们这些年纪大的,就是年轻的人,也跑不快。
反正施粥就是那几样,最近凤家的粥也变得稀起来,没什么好期待的。
不过,凤家施粥的好处就是,时间长。
一整天都有,谁去都有。
所以,他们也不用着急了。
带着无所谓的心情来,结果发现老惊喜了。
“天啊,有干粮,有干粮啊!”
“还有绿豆汤!我老娘中暑了,把绿豆汤拿回去,我老娘的暑热没准就解了!”
“我儿子说他们小学前几天就发绿豆汤来着,我都好几年没喝过了,现在听着就觉得凉快不少。”
……
末世前,都在空调房里待着,连中暑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喝绿豆汤了。
眼下听说有绿豆汤,他们的心情都带着轻松愉快。
尤其当前面的人已经领到绿豆汤和烧饼,有些家里已经没人,就剩自己一个光杆司令的单身佬,拿到食物就当场吃了。
光看到他又吃又喝,排队的人心情就已经在朝着幸福靠拢了。
此时此刻,吃播的意义尽显。
三家发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贫民们彼此之间也有群,相互通知。
立夏吃烧饼,酷暑吃绿豆。
如果今天这三家不发放物资,他们都忘了今天是立夏了。
浑浑噩噩的日子,不过是活一天算一天罢了,哪有心情去算那个日子。
只是他们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好多个炎热的日子,没想到才刚刚立夏。
甚至看着施粥点旁立着的牌子,他们才知道,此处施粥点竟然是乔家设立的。
“乔家是谁家呀?以前没听说过呢!”
“是上个月刚从外地来的,我听我那上小学的外甥说过。学校里来了三个转学生,都姓乔。是外地来的大户,家里可有能耐了。
天天都吃新鲜水果,带的盒饭比小学里发的饭食都要好。
他们也都不在学校里吃饭,说家里不缺粮食,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学校里发的粮食就都分给学校里的贫困户学生们。”
不巧,他外甥就被分过一次。
男人说着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脊背挺的溜直,仿佛他跟乔家有什么关系似的。
但在场的,却没人觉得他装逼,反而都羡慕地看着他。
如今社会,谁家有个孩子,就算是平民阶层最大的人脉了。
即便是外甥,那也能攀上关系,确实值得骄傲。
周围的人听到他科普乔家事迹,都对乔家肃然起敬起来。
连孩子都能教导的这般大气,可见乔家家风。
有仇富的人,自然就有媚富畏富的人,每个时代,都不缺各色各样的人。
有人科普传播,大家对乔家的了解就更多了。
对乔家进城不久就愿意施粥的义举也更大加赞赏。
看着那些喝着绿豆汤,拿着烧饼,脸上露出真心笑容的艰苦群众,乔家人的心也舒坦起来。
藏在人群中观察着这一切的墨家人,眼神意味不明。
“真是可笑,施一次粥就成了大善人了。我们施了三年粥,不过今年放低了频率,就被那些贱民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