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李从嘉等将领骑着骏马,朝着火光冲天的尉氏县疾驰而去。
夜色中,火光照亮了半边天际,仿佛是胜利的号角在召唤。
到达尉氏县城外时,成达、张璨等人正忙于组织焚烧周军粮草和逮捕追杀周军残余兵马。
直到半夜,众人才陆续完成了各项任务,纷纷来到李从嘉的大营报到。
此时的营地里,火把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疲惫却充满成就感的脸庞。
马成达手持火把,兴高采烈地向李从嘉汇报道:“主公,真是神机妙算,这小小的尉氏县城竟然是运粮枢纽。”
彭师亮也兴奋地补充道:“主公,我们这一战烧毁了周军十万余石粮草。”
李从嘉对于这样的成果虽感意外,但更多的是对部下的赞赏与欣慰。
张璨得意地继续说道:“蔡河运粮!我们掐断了周军粮道。”
众人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攻下了一个县城,更是在无意间攻破了敌方的重要粮道。
李从嘉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尉氏县的战略位置上。
蔡河,在后世被称为贾鲁河,正是淮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而尉氏县则位于蔡河与涡河的交界处,涡河作为淮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李从嘉沉思片刻后开口:“汴京城以西,所有未入京的征调粮草,都要经过此处调运。”
“诸位此举功不可没,看来柴荣不得不回城应对。”
他眼中精光闪烁:“数十万大军前线作战,需要大周举全国之力供养,这次几乎断了他们三分之一的粮道。”
听到这里,众将的眼中充满了兴奋之色。
“咱们千里敌后断粮管道,看柴荣那皇帝老儿如何是好!哈哈……”笑声在营地中回荡,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豪情壮志。
“此战敌方主将是谁?”李从嘉突然问道,眼神中好奇。
“尉氏县主将,名叫赵匡义,是个草包,攻入尉氏县没费什么功夫。”彭师亮得意地回答道,脸上带着几分轻蔑的笑容。
然而,听到这个名字,李从嘉瞬间提高了声调,瞪大了眼睛。
“赵匡义!”
他的声音在营帐内回响,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紧接着,他急切地追问:“可曾杀了他!”
众将领见李从嘉骤然起身,表情如临大敌般慎重,都感到十分纳闷。
他们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胜利,没想到主公竟然如此重视这个无名小将。
“主公,此人无才无能,不过听说是赵匡胤弟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马成达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彭师亮接着说道:“我掷出手戟将他击落下马,后来在乱军之中,他被亲卫兵救走了,应该已经死了。”
李从嘉郑重其事地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可大意。若是以后再遇到此人,格杀勿论。”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他们没想到主公竟然对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人物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