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亲后的关彝在营地里过了几天你侬我侬的日子。
千里之外的成都,也迎来了大汉的第一次科举。
由于此前并无成例,刘谌也只能按照印象中影视剧里的模样来做。
不管是从考题的选取,还是场地的布置。
无一不透露着草台班子的风格。
好在陈寿他们几个是真有本事的,在刘谌的指导下,经过他们的一番琢磨之后。
倒是弄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考场。
科举分为注重实用的民科和偏策用的官科。
所以这些学子们也是分开进行考试的。
而且因为考试性质的不同,两个考场也相距甚远。
不出意外的诞生了后世高考时经常发生的名场面——跑错考点。
刘谌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派一些牛车去把这些跑错地方的学子送到属于他们的考场。
杜尹看着门口的羽林军。
心下不由得一阵紧张。
倒不是因为这些表情严肃的士兵。
而是因为自己为了这一天足足准备了两三个月。
由于选择了民科,在这两三个月里,从来都没有下地耕过田的杜尹第一次接触到平头百姓。
并且和他们在同一块田地里进行劳作。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杜尹也是第一次认识到,百姓并非蝼蚁,他们都是人,是有喜怒哀乐,活生生的人。
这几个月的磨炼,让杜尹不再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也让他忘了自己是高贵的关中杜氏出身。
感受着手掌上传来的粗粝之感,那是数月田间劳作磨出来的茧子。
这件事若是传回家去,父亲肯定不会相信他那个曾经锦衣玉食的儿子,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好好加油,认真考,我相信你行的!”
身后的廖武拍了拍杜尹的肩膀,对他说道。
由于廖武是大汉成都学堂的教授,所以并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
因为他们的使命早在当初被刘谌挑选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了。
数月的接触,也让廖武对这个士族子弟有了很大的改观。
原本就是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那点隔阂消散之后,迅速的变成无话不谈的好友。
在他们两人周围,有无数这样的场景正在发生。
朝着廖武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杜尹把手中的考帖递了上去。
上面有杜尹的姓名,还有科举分类以及简单的素描头像。
在验明身份之后,杜尹就被放了进去。
身后的嘈杂声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肃静。
能听到的只有耳边脚步轻动的声音。
按照考帖上面的座位号,杜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坐下。
安心的等待着考官的到来。
五百人坐到同一个场地里,即便大家都没有发声,也不可避免的闹出不小的动静。
很快,民科的主考官寿良就到了。
同时到来的还有一队队的士兵,这些士兵分为两部分。
分别站在队列的行首和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