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审问一日两会。
“大人饶命,前天草民收了来旺五两银子,一时贪心便带他们去了青霞山挖了五斤瓷土。”
杨老三跪在地上,头磕得砰砰作响,“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关大石可有参与?”沈新又问。
五斤瓷土,虽然不多,但法不可废,还是要小惩大诫。
“没有没有。”杨老三头摇成拨浪鼓,额上发红隐隐有血迹渗出,“我师傅最是刚正,绝对不会做…”
沈新眯了眯眼睛,偏头说:“林县丞,此事就交给你了,尽快把来龙去脉都弄清楚,晚上回来告诉本官结果,本官先走了。”
“是,大人。”林斐济拱手说。
等沈新的背影消失后,林斐济回身坐在木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瘫坐在地上傻愣愣的杨老三,说道,“来旺是谁?你和他何时何地商谈此事?可有同谋…”
今日走的晚,到制瓷厂时太阳已经于天空高悬,空气热浪翻滚,关大石坐在树荫下正在做粗坯。
沈新下了马车走过去,“关师傅辛苦了,这么早就开始上工了。”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关大石从木头墩子上站起来,抱拳道,“左右家里也没什么事,吃过饭就过来了。”
“没这么多规矩。”沈新笑眯眯拍了拍关大石的肩膀,问道,“关师傅可知道杨老三去青霞山偷采瓷土一事?可有参与?”
刚过一夜县令大人就知道了,而且县令大人语气如此肯定。关大石嘴唇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道,“草民并未参与。”
沈新挑了挑眉,这个意思是他知情了?
关大石回村之后并没有成亲生子,这十几年间他只收了杨老三这一个徒弟,可以说杨老三就像是他的儿子一样。
他顾不得手上毁了的泥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弯腰磕头道:“大人,杨老三所犯罪责,草民愿一力承担,若不是草民当年教他手艺,他也不会做下今日错事,恳请大人容情。”
子不教父之过的翻版吗?沈新轻笑一声,“关师傅和杨老三并无血亲,何谈替代。”
“再者若真依关师傅所言,那再往前追溯过去,本官就不该发现瓷土矿脉,给了他可乘之机。”沈新拿着昨日晾晒的泥坯,用手指轻轻敲击泥坯的表面发出清脆的声音,玩笑道。
“草民绝无此意。”关大石猛然摇头,见沈新没说话,他试探性问道,“大人,杨老三所犯之事会受什么责罚?”
沈新把泥坯放回原位,又拿出另一个检查,“若事实确如杨老三所言,看在关师傅鞠躬尽瘁的份上,本官愿小惩大诫。”
“五两脏银上缴,如今市场上的瓷土大概五文一斤,偷盗按律需百倍赔偿,杨老三还需另外上缴罚银五两。”
“一共十两银子的银钱,加上五杖刑。”沈新总结道。
命保住了,关师傅听完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开始发愁。
十两银子,他上哪里能弄到十两银子,这些年他统共就攒下了七两多银子。
沈新假装没看到关师傅难看的脸色,他拍了拍手,开始安排活计:“吴高斗和任风颂你们两个挖瓷土,古墨书来淘洗,今日争取多做几件泥坯。”
昨日做好的泥坯大多已经晾干了,估计明后日就能彻底蘸釉装匣了,按照这个进度,两三日就能开窑烧瓷了。
等这一整套流程熟了,他就不用再来了。
“是,大人。”几人齐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