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大石也放下心里的其他想法,开始专心致志的修坯。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天时间,沈新一行人紧赶慢赶做了将近七十个泥坯,和昨日的泥坯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二十多个,然后就坐着牛车回了县衙。
伴着发红泛紫的夕阳,沈新问守在县衙门口的明见:“郎君呢?”
“回大人,郎君还在后院监工。”明见抱拳道。
“叫上林县丞他们去大堂准备开会。”沈新点点头,吩咐道。
“是,大人。”明见行礼道。
叶超勇抢着说道,“大人,今日上午郑世通及其管家尤平已经被下官捉拿下狱了。”
“不错。”沈新点头道。
“谢大人夸奖。”叶县尉得意地看了冯典史一眼。
如今县衙除了林县丞,只剩他和上了年纪的冯典史,只要他努力,一定能成为县令大人的右臂。
“大人,下官今日审问了郑世通等人,事情已经大致清楚了。”冯典史并不接茬,他拱手行礼道。
沈新接过冯典史递过来的那叠厚厚的认罪供状,一目十行道:“说说情况。”
“回大人,据郑世通交代,他和吕平山、严华阳等县城豪强地主一同跟许弘溪、宋云风勾结,想在这座瓷土矿脉上分一杯羹,谋取利益。”
自古财帛动人心。
“他先是和许弘溪伪造了买卖青霞山的文书,又指派管家尤平去青霞山实地勘探,是否真如许弘溪所言,青霞山有瓷土矿脉,以及瓷土矿脉的大小。”
冯典史阐述完这些,又补充了一句,“和宋云风说的大体一致。”
见沈新还在看供状,冯典史又说道:“大人,郑世通交代完后,还反问下官说此事参与者众多,问我为何不把其他人都抓起来,只挑他一个软柿子捏?”
这一步棋可走错了,这几句话就断了郑世通以后可能的生路,沈新挑眉问:“他可有实际的证据?”
“没有。”冯典史回。
“哦?”沈新玩味一笑,“那以本官的名义下帖,明日晚间把郑世通说的那些人都叫到县衙,与本官一叙。”
“本官要亲自问问他们此事的真伪性。”
“是,大人。”林斐济回道。
“大人,昨日来报信的杨老三及相干人等也审完了。”冯典史继续说。
“讲。”沈新翻着手里的状纸,沉声道。
“管家尤平给了下边的管事冯东三十两银子,让冯东去找能带他去青霞山的人,最好是双竹村的村民。冯东多方打听,托人找到了在陶工坊做工贪财的来旺,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找能去青霞山矿脉的人。”
“杨老三平日做的陶器也会拿到陶工坊里售卖,来旺因此找到杨老三,他给了杨老三五两银子,托他带一行人进山。”
“杨老三留了个心眼,怕其中有诈,给了同村之人大山一两银子,让大山跟他一起去,大山此人脑子、身形、力气皆异于常人,也算是个震慑。”
见冯典史叭叭叭了这么多,叶超勇心里微急,生怕冯典史在沈新心中的份量加重,他赶忙道:“下官已经把涉案的所有人缉拿回县衙下狱了。”
五十两变成三十两,五两在变一两,这些人层层外包,倒是都不肯吃亏,沈新轻笑一声,又问:“诸位认为此案涉及之人该如何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