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169章殿试
殿试之时,众考生是第一次进入皇宫,颇有些兴奋地四处打量,引路的太监也笑着沿路给他们介绍四周的殿宇,告诉他们哪边是御书房,哪边是金銮殿。
众人都有些受宠若惊,不料宫里的人竟如此和善。
他们跟着太监所指遥望殿宇,沈乘月也跟着扭头去看,仿佛第一次来观光似的,太监也不知沈大人这是在看些什么,但介绍起来更卖力了。
宫中人并未表现出对她的熟识,面上将她与其他考生一视同仁。在科考当中,沈乘月用的并非名,而是字,她的字是及笄时取的,压根就没怎么用过,知道的人不多,其他考生倒也没有把她与沈侍郎对上号。
殿试在金銮殿前举行,能走到这一步的都不算普通人,学识是千里挑一的拔尖,但做官考的大概不只是学识,还有心境。此时面对帝王威仪,有人专心答卷,却也有人被影响得有些紧张。
待殿试结束,亦是有人开怀,有人懊恼。皇帝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就请他们离宫等待结果。
为示公平,殿试的题目由皇帝本人在殿试开始时方才吐露,免去了透题的可能。考生答卷后,通通糊名弥封,由誊录官一一誊录,才会送到主考官和皇帝面前,由他们阅卷。
别说姓甚名谁,就连笔迹上都看不出端倪,从根本上杜绝了一切作弊的可能。这些措施,也是防备着万一沈乘月高中,民间会有人猜测是官场上的同僚给她通融了一二。
沈乘月在宫门口碰到了陆远,他正和几个朋友站在一起聊着什么,看到她,咧嘴一笑,招呼道:“姑娘,科举终于结束了,我们要去京里好生逛逛,喝上几杯,你要不要一起?”
“好啊,”沈乘月也想和同期考生搞好关系,给户部拉拢些人才,自然点头应下,“对京城诸般美食,就没有人比我更熟悉了,今日就由我来做这个东道如何?”
“那可劳你破费了!”几个年轻人嘻嘻哈哈地就凑了过来,无论结果如何,殿试后大家都卸下了重担,拿出了几分正合年纪的活泼来。
于是沈乘月当先带路,领着他们东市买烧烤,西市饮美酒,南市吃暖锅,北市买肉羹。
她常去的几家铺子老板都记得她这位熟客,她向来出手大方,又不吝于对食物的赞美,老板都挺喜欢她,看到她带人来,自然是好生招待,还赠了几道酒菜。更别提其中被她盘下的两家铺子对她有多热情。
走在街上,都有卖糖霜山楂的小贩叫住她,笑着给她递过来一包梨丝山楂,说是刚弄出来的新品,请她尝尝。
“沈姑娘,”几人讶然,“你看起来人缘真不错啊。”
沈乘月笑笑:“只是常来罢了,我常去山楂摊子上买吃食哄妹妹,摊主就记住我了。”
几人听了,只当她这妹妹年纪不大,也没多想。
一行人笑闹了一整日,沈乘月的确如她所说,对京城再熟悉不过,几人跟着她吃的玩的都是绝佳体验。一直到入夜,众人还舍不得散去,聚在酒楼楼顶喝酒。年轻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抒发着对未来的畅想。
有人实际些,说想进清贵的翰林院,有人爱幻想,说想进内阁。大家都笑起来,说他想得太远,他立刻反驳,说反正是畅想,还不能畅想得高远一些吗?
“去户部吧,户部好。”沈乘月趁机给大家灌输。
有人点头应声:“是了,我也听过户部近年发展最好,都快能与吏部叫板,争一争那六部之首的位子了。”
“对,是因为那个海外贸易,”有人附和着,“带回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还给百姓创造了大量的职位。我还准备过这方面的文章呢,不过这次科举里没碰到。”
“要是能进户部就好了,不过我听说那里现在可不好进,有个什么郡王想把儿子塞进去,都被拒了。”
沈乘月解释:“户部现在以才取士,不收废物。”
“你可真敢说,居然说郡王的儿子是废物。”众人笑成一团。
陆远对她做了个闭嘴的手势:“放心,这话我们绝不外传,保证守口如瓶。”
“还有哪个司部最好?”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