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82章 第 82 章 二合一(卖豆腐、水泥)……

第82章 第 82 章 二合一(卖豆腐、水泥)……(1 / 2)

第82章第82章二合一(卖豆腐、水泥)……

(一)卖豆腐//

豆腐最早出现在汉代,据说是由淮南王刘安发明。

这淮南王刘安招募了很多术士,本来是用于尝试制作长生不老药,过程中却意外地发现磨制豆汁与石膏、盐反应后形成了鲜嫩滑腻的食品,这就是豆腐的雏形。

然而豆腐要到宋代时期,才开始普及在全国各地普及,直到清朝的时候才成为上至皇家贵族,下至穷苦百姓贩夫走卒的日常食品。

所以陈氏她们在金陵城内没有发现卖豆腐的倒是正常,一方面是如今豆腐还没有全国普及,而另一方面则是金陵城内如今很多商业都缺乏,没有豆腐铺子就更意料之中了。

而恰巧汤氏一族很多人都是知道如何制作豆腐的,因为豆腐的发明人刘安,就是沛郡丰县人,也就是她们之前所在的沛县边上一点。

有手艺在身,陈氏等一众妇女,趁着金陵城内还没有走街串巷的豆腐郎的时候,就率先想到了卖豆腐这个营生。

等所有的酸笋都封了坛子之后,她们就开始马不停蹄磨起豆腐来。

俗话说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因为这三种工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

其中磨豆腐,需要长时间的推磨、搅拌和过滤,对手臂的力量和耐力要求很高。

可见这卖豆腐是个苦力活,挣的是辛苦钱。

但是对陈氏等人而言,辛苦倒是其次,她们是最不怕吃苦的,只要能挣到钱就行。

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和畏惧,一众女同志,撸起袖子又干了起来。

豆腐的制作方法虽然繁琐,但是并不复杂,主要包括选料、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和点卤等步骤。

首先,就是要选用新鲜黄豆,筛除杂物、劣质豆、草木和砂土等杂质。

她们自己种的豆子都才手掌高,要到八月才能收割,所以现在用的都是从南城那边买来的豆子。

陈氏她们和之前做酸笋一样激进,竟然一口气买了五百斤豆子,反正卖不出去自己一族也能慢慢吃。

好在现如今豆子倒是便宜,比粮食要便宜一些,就三文钱一斤。

哪怕买了五百斤,也才一两半,相对酸笋整整四十两的投入都不值一提。

不过这豆腐生意要是做好了,可是个长长久久的进项,毕竟没有时令限制,一年四季都能做了卖,所以陈氏等人倒也是雄心勃勃。

这边五个大娘选好了豆子,然后另一边五个大婶儿,就要把黄豆浸泡于水中。

等泡好后,接下来是磨浆,将浸泡好的黄豆用石磨研磨成汁。

这一步最是耗费人力,不过她们现在有了水力磨坊,倒是省力了不少。

在研磨的过程中要同步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这样可以减轻石磨的阻力并稀释豆汁的浓度。

过程中她们都是用的山泉水,不畏辛劳一桶一桶挑过来的,她们没有任何怨言,挑得不亦乐乎。

反而是看得汤小米一阵心疼,正在琢磨能不能想办法把山泉水引入到磨坊这边来。

而等豆子磨好后,接下来就是虑渣了,需要将磨好的豆汁倒入网兜中,用力摇晃,把不需要的豆渣过滤出来。

这一步需要很大的臂力,整整十个族人分布在这里,全是相对力气大一些的大娘大婶。

再之后就是煮浆,将过滤好的生豆浆倒入锅中,用大火煮开。

煮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泡沫,需要不断看着适当舀出来,等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味后意味着煮熟煮到位了。

最后一步就是点卤,这一步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陈氏等几个技术好的亲自上手。

她们用的是山矾叶点的,这一步是为了让豆腐凝结。

汤小米在旁边围观了一整轮的制作,沉浸式体验了古代制豆腐的过程,果然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差不多。

“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盐卤汁或山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李时珍诚不欺我啊!”她边观赏边暗自感慨道。

只是她记下的这个知识,并没有发挥到任何作用,因为陈氏等人手法娴熟得很,不需要她提点。

不过她倒是看得津津有味,连被酸笋折磨得有些惴惴的心都安稳了不少。

当天晚上就做出来第一批豆腐,可能和水质好有关系,一口尝下去,清香、鲜美、细腻,汤小米赞不绝口。

大娘大婶儿们才放心地去休息,继续养精蓄锐,为明天的销售做准备。

第二天一早,陈氏等人更是邀了汤小米,一起去南城那边卖豆腐。

汤小米自然没有拒绝,开心地跟上了。

她搭着卖菜的小船,和第一批豆腐一起,顺水就划到了南城门渡口。

如今卖菜的队伍有十多个人,不过大部分人就早上送菜的那一小段时间比较忙,只五个人会留在南城集市那处摆地摊。

这日的豆腐,就是跟着葵菜和野菜等,一起摆在菜筐子上面的。

豆腐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过来看。

南城人倒不至于那般没见识,豆腐他们大部分人都吃过,所以没有大惊小怪。

毕竟金陵城没有卖的,扬州那边倒是有好多家呢。

不过这东西一摆出来,倒是不少人眼睛一亮,纷纷怀念起来吃豆腐的日子,这玩意儿就像个家乡特产似的,勾起来所有人的馋意。

所以刚摆出来,不少人就连忙顺嘴问一句怎么卖。

主卖的是陈氏,她语气爽朗地回应道,“三文钱一大块,一块可有整整一斤,够做一好顿菜了!”这是她们之前商量好的价格。

按照她们这一批的制作来算,十斤黄豆差不多可以制作出来三十多斤豆腐,也就是成本三十文,能够卖将近一百文,利润率算下来可是挺高了。

难怪她们兴致勃勃,只觉得这生意要是能做好,也是能挣到不错的钱的。

不过主要还是挣的人工辛苦费,并没有超额收益,她们不过是得益于两个水力磨坊,可以省力不少,这钱就挣得稍微轻松那么一点点。

问话的买菜人,听到这个报价,倒是觉得不算太贵,扬州也就比这个只便宜一点点,金陵独家卖得稍微贵一点点倒是能接受,一时纷纷就掏钱买了起来。

一小会儿过去,你一块我两块,一大板豆腐整整三十块就都卖完了。

她们今天试水来卖的只有两大板,取了

很多路过的都会特意买个一两块,加上其它菜一起煮的话,可以够一大家子人一起吃了,所以大家掏钱都挺爽利。

眼见了豆腐已经卖光,还有听到消息的不断过来问。

陈氏只得客气说今天实在没有了,明天一定备足了,这才打发了不断过来的族人。

汤小米在一边观察着这边的生意,不禁在心里估算起来,全城一共一千户人家的话,每五户一天买一块,一天就能卖出去二百块。

听了她这个粗略计算,陈氏等人打算明天起每天制作个八板,一共二百四十块,稍微多一点,没卖完的话,刚好族里人可以自己吃。

不过第二天,汤氏族人那边,硬是又一块豆腐都没有捞着吃。

因为八大板整整二百四十块,都卖得干干净净。

“这卖豆腐,日后都做这个量的话,差不多一天能纯挣到500多文,也就是半两银子,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十五两,实在不少了!”陈氏高兴道。

其余大婶儿们纷纷笑得合不拢嘴,这个生意胜在没有时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卖。

尤其后面自家豆子长起来了,更省了买豆t子的钱,这别看一卖一买的,中间加起来差价就不小了,纷纷觉得累得值得。

而汤小米又跟着去卖了一天,看着地上摆得越来越宽的摊子,不禁建议道,“为什么不买个铺子?今后我们族里有个什么想卖的,都可以放在铺子里卖,晚上一些家伙什,也就不用辛苦又带回去了,多了个存放的地儿。”

她这心中还有一个想法,那便是如今建城初期,多买房买铺子肯定是没错的,只等着升值就够大家赚的。

陈氏等人听了这建议,却不禁有些犹豫,实在是她们现在满心的目标,都是攒钱建房。

这要是花了额外的钱去买铺子,一个铺子哪怕是小的可都是不少钱,别耽误了建房进程。

这种心理,就和憋着一口气全心攒首付的现代人一样,恨不得别的地方一分都不发。

之前买坛子那是要做营生必需,但是这买铺子,可就不是必需了,现在地上可是随便大家摆的。

汤小米却知道,那是现在县衙没有管城市容貌这一块,等到后面城里人口逐渐多了起来,肯定不会让大家随便买。

不过她这些话都说了,陈氏等人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她们的激进体现在赚钱上,投资方面就还是没有那根筋,还是保守的农民思维。

汤小米无奈,只得暗暗想着是不是去找她妈要点钱,然后自己去买两个。

她知道她妈手上是有挺大一笔钱的,之前做药丸生意、卖药方以及后面陆续从族里分得的。

之前是都留着准备做事情用的,现在直接抱上了徐家的大腿,她那点钱就不够看了,不是刚好可以拿出一部分来买两个铺子嘛。

她还想着自己买了带个头,领着族里也动心思跟着买几个。

所以她便不再继续待在小清凉山了,而是赶紧回去了金陵城内,直接去了县衙后宅她妈的小院,等着妈妈回来。

家里的钱虽然她知道位置,她爸有一定的调配权,但是买铺子投资这种事情,还是需要征询陶总的意见才能去做的。

-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