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泥//
就在汤小米眼巴巴等着她妈回来的时候,另一边汤大强带着众人试出来水泥配比差不多基本成型了。
大家按照这个配比,手磨出来了第一批一小袋的水泥粉样品。
提过去涂抹在营地中间那一块,可把大家惊奇个好歹,惊讶和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简直比当初第一次见到水力磨坊和筒车时更甚。
实在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是就是粉末一样的东西,和水混合后,抹在石子堆上面,不一会儿,就能把这些石子都黏住,形成坚硬的一大片。
这所谓的“水泥”,竟然将所有碎石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形成坚固平整且没有任何缝隙的结构!
有那常在工地上做活的族人,不禁感叹道,“这可比灰浆厉害多了啊!”
“可不是嘛,比糯米土也都好用多了啊!”另一个族人接话感叹道。
“要是地面上都能抹上,那该是多好走啊!”又有族人畅想道。
一时众人不禁都眼睛亮晶晶地看向汤大强,只觉得这大强实在是太厉害了,这样神奇的粉末都可以鼓捣出来。
“这要卖出去,那我们还不得发大财啊!”汤望河看到了水泥的利用价值,不禁感叹道。
其余众人显然都这么想的,只是担心汤大强不舒服,免得他以为族里要夺他的方子,所以都没有表达出来。
汤大强倒是没有那么敏感,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一层。
再次说明,他现在和族里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分明了。
尤其这水泥配方,没有那十个人帮忙,他也没办法这么快试验出来,所以压根儿就没有你的我的意识,只觉得是族里大家共同所有的。
只是如果要卖,族人们注定要失望了,汤大强说道,“这可能不太行,因为制作出来太费劲了,就这么点,我们这些人,磨了好几天,可没把手累断!”
一边的小孟子、小柿子和大牛几个连连点头,只见他们手都磨得通红,显然是遭了罪的。
好吧,这样子说的话,那大规模去卖是不太现实了,全部抹上估计是无法实现的。
最多能走走精品路线,小范围卖一点。
“不过我可以试试用水力磨坊磨一下,看是不是能效率高一点。”汤大强提议道。
其余人自然连连点头,纷纷期待他继续惊讶到众人。
现在他们族里已有的两个水力磨坊,但是都在小清凉山那边。
并且磨豆腐已经用上了,汤大强正在想要不要去新建一个磨坊,专门磨水泥粉的时候,他又被临时叫走了。
这次是李参军又找了过来,他之前就说了想找汤氏建水力磨坊,解决全军的磨粮食问题的。
这不终于腾出空来了,所以马不停蹄又找了过来。
他是做钱粮官的,消息灵通得很,对汤大强的信息已经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
知道人家有个厉害的媳妇儿,现在可是扬州那边炙手可热的女大夫,更别说管着徐氏整个城建工程,可谓是一飞冲天。
所以他过来对汤大强客气得很,只说请了人家费心,一字不提钱的事情,在他看来提钱就俗气了不是,人一定是不缺钱的吧。
不过汤大强倒是很关心制作一个多少钱,他就是个俗人,只想给族里挣钱。
“五十两一架,您看看行不行?”李参军以商量地语气说道。
这个价格属实吓了汤大强一大跳,这玩意儿虽说有一些技术含量,但是也不至于技术含量这么高吧,只要是技术娴熟的木匠,多拆装几遍,就能琢磨透啊。
竟然制作一个能有五十两,无论木工加上铁件,成本一共十两顶天了。
他带着几个人,五天左右就能制作出来一个,就能挣四十两?!不禁有些不敢置信。
实在是他低估了现在的技术垄断程度,这个在他看来技术含量不高的东西,竟然压根儿就还没传遍全国,更没有传过这金陵城来,整个金陵城可就他能做。
另外他也低估了他老婆现在的影响力,难怪都想着家里有人当官,这可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上次李参军过来还只说三十两一架,现在竟然主动擡价到五十两。
这额外的二十两,显然就是看在陶大夫的面子上的。
见李参军还有商量的空间,汤大强倒没有继续加价,不过也没有假模假样地往下压价,而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只可惜李参军说只要做两个,不然他觉得自己能一直做到年底都不带厌倦的,毕竟这技术活挣钱,又不丢人,嘿嘿。
这边他带上十个帮手,打包了行李就往东边的山里走去。
徐家的私兵都藏在那里面,李参军也是确认了这汤家都算得上是自己人,所以才带了人七弯八绕进去。
中间一度还让了几个手下蒙了他们的眼睛,不能让他们记住进山的路径,以防万一。
不过汤大强等人倒是不在意,他们目的就是去干活挣钱,至于干活之前人家是要蒙眼睛还是脱衣服搜身,都无所谓,就是这么现实。
而族里营地这边,他家四个崽崽,好不容易和爹爹同帐篷睡了几天,转眼人又走了。
不过他们倒是心大,族里人对他们很照顾,生活上没有任何问题,就不是那么关注爹娘的动向了。
更别说汤承武,如今已经已经做了建筑队的主力,每天都拿一等工分的。
而汤承文和汤承财,则是每天都会花一半的时间去铅笔工坊里面做童工。
要不是爹娘和姐姐都阻止,他们还想做全工呢。
他们只觉得自己都已经七岁了,能干好多活了,更别说铅笔工坊就是些手工活,他们相对大人而言,只是速度慢一点罢了,其余的没有影响的。
这三个大的都是从小吃过苦的,深知挣钱不容易,所以懂事得很,更别说汤承财还是个小财迷。
这不允许他们干活的另外半天,双胞胎则会带着汤承宝一起玩一玩,做做游戏。
时不时姐姐回来了再给他们教教字讲讲故事,日子也算是过得津津有味,至于爹娘什么的,那是出去干大事去了,他们自豪着呢。
至于说族学,一起跟过来的楚童生提过两次是不是要重启。
但是实在是现在各处缺人手,小的倒是无所谓,半大的可都是当成大人在用的,压根儿没空去学习。
就连楚童生自己,都是被拉着天天忙个不停。
各种需要写写算算的活儿,除了汤若芙带着的三个,剩下就是他比较擅长了。
所以他经t常被各组借用去,压根儿没有空去教学生。
不过好在他们族学也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识字,耽误个一年倒是不算太大影响。
所以就定了明年房子最先建出来的房间,就用于族学,那时候就恢复教学日常。
就在全族上下都忙碌的时候,陶秋菊终于回来了。
工地上的人看到大船靠近,不禁纷纷翘首以盼起来,都想知道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陶秋菊下了船后没有多停留,立马就坐着马车赶去了县衙,一同的还有她叫过去的众管事。
时间紧急,她们城建这块,也需要马上开动起来。
她脸上的表情并不太好,众人不禁都有些惴惴的,只觉得一股威压扑面而来,搞不明白为啥才打过几次交道,怎么就不由自主地有点怕她。
陶秋菊却没管,她见众人都到齐后,便开始说话了。
众人这才知道,她表情不好,并不是城建方案不顺利。
相反,无论她带过去的港口扩建方案,还是下水道重修方案,徐温都非常同意,不仅财力上大力支持,只说往最好了做就行,而且还给她从各处薅来不少专业人才。
然后更是给了她很高的自主决定权,只说是不超过五千两的花费,她都可以直接做主,不需要先去请了他同意。
所以她过去这一趟,可谓是非常顺利。
但是,让她心情不好的,却是常州战场那边传来的消息。
徐知诰带过去的大军,抵御越军失利,没能成功阻止敌方的进攻,反而自己这边损失了不少人手。
至于原因,具体是军事力量不足,还是战略失误、战术不当或者指挥失误,扬州朝堂众人都还在分析。
但是将在外,朝廷并指挥不到,一切还只能看徐知诰继续的发挥。
陶秋菊则是非常担心自己的蝴蝶翅膀,改变了徐知诰的命运,那可就难搞了,所以忍不住忧心忡忡。
她不知道别的穿越者面临这种情况是怎么面对,是撤回来让历史继续回到正轨,还是勇敢去面对,接受历史的改变。
她一时还没有想清楚,只能寄希望于徐知诰天命所归吉人自有天相了,那样的话她就不用纠结了。
可是现在又没有现代的各种通讯设备,哪怕徐温都无法准备知道战场上的具体情况,无法准备判断下一步走势,他们只得耐心等待。
而下首的小徐县令和众多管事,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也忧心忡忡。
“好啦,这外面的大势,交给徐公等大人们去操心吧,我们赶紧把金陵城建好,就是对徐家最大的贡献!”陶秋菊打气道。
毕竟她说这个消息给大家,只是想让大家多了解些外面的形势,多些紧迫感,而不是想着让大家恐慌。
果然听了她这话,众人心里仿佛有了主心骨一样,纷纷热烈地讨论起来接下来的行动了。
随着讨论深入开展,陶秋菊一项项安排分给了各位管事们,金陵的新一代重建正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