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竹编鱼篓包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竹编鱼篓包(2 / 2)

篮子里装的什么都有。从大荤开始,猪肉、鸡肉、白虾,素菜有茄子,一圈冬瓜,白萝卜以及油豆腐。其余零零散散买的,还有一小袋醋、糯米、熟芝麻、核桃碎,以及勾芡用的淀粉。

姜姀接过沉甸甸的元宝篮:“这趟下去,花了多少银钱?”

“一百五十文不到。都是照你说的,看起来种类多,实际量都少。猪肉牛肉各三两。白虾贵些,拢共没几条,给了四十文出去。茄子和冬瓜是到市集上跟人用竹筛子换的,不算在开销内。这油豆腐也便宜,个头小,六文钱一大袋。”

宋衍顿了顿:“对了,点心没买。今日县城里的点心太贵了。那么小小一个梅花糕,还不够塞牙缝的,居然要八文钱,实在是不划算。所以多买了些糯米回来,咱们自个儿做就好。”

姜姀笑笑,又点了点头,对宋衍今日的精打细算十分满意。

手上再翻了翻。这么些食材,排列组合一下,能做出来至少十道菜,保准给一行人吃得肚皮朝天。

她很快续上了先前的忙碌。来到溪边,起鱼篓,杀鱼,清虾线,把食材都给处理了。

沈猎户先撤一步,他得去把他媳妇喊下来帮忙。毕竟冬至按习俗,都是吃中午。现在日头这样高,光凭家里那两个,怕是要忙不开手脚。

兰英婶下来的时候,姜姀的菜已经洗到了尾声。乍一看去,就知道今日的菜色有多丰富。

听见脚步声,姜姀转过头:“阿婶,您来啦,娇娇呢?”

“你沈叔带着,让她先在家把药喝了,等会儿就来。”兰英婶撸起袖子,自然地接过她手里没洗完的茄子,“这茄子打算怎么烧?”

“用肉沫炒炒。”

“其他的呢?”

姜姀掰着指头数,既来了个帮手,就不好再藏着掖着。总得让她知道做什么,才好帮着备菜吧。

“油豆腐塞肉,嫩姜炒鸡肉,蜜汁冬瓜,酸菜溪鱼,香菇炒蛋,萝卜丝白虾,凉拌猪母菜,糖炒汤圆,蒸梅花糕,再来个杂烩勾芡汤。正好十个菜,凑个十全十美。”

兰英婶笑得合不拢嘴:“我都许久没吃过这样排场的大席嘞。你这里许多菜,我怕是都做不来。今日你可得掌勺啊,我给你打下手。”

“本就没想着让您累。您陪小果到林子里玩玩,光歇着都行。”姜姀笑着把洗好的食材捧起来,往草屋的方向走。

兰英婶跟上前:“那不行。我要不搭这个手,一会儿吃席吃得都不安心。”

两人没多掰扯,在灶房里热火朝天地忙起来。

至于一心想挤进来的宋衍,苦于灶房容纳不下三个人,只好取了糯米,在院子里头埋头舂。

今日要做的汤圆和蒸糕,都离不开糯米粉。

他一会儿还得往沈猎户家去一趟。他们家有石磨,用石磨磨出来的糯米粉,比用石头凿出来的细,也快上不少。

想到这儿,沈猎户和娇娇也从山上下来了。

宋衍同他说了借用石磨的事儿。

沈猎户擡眼,将他手上正舂的糯米和他整个人,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通:“那石磨你会用吗?”

尴尬地挠了两下头,宋衍道:“不会,本以为您会晚些下来,还想着上去的时候找您教教呢。”

沈猎户无奈地摇了一下头,冲小果招手道:“小果,一会儿我和你宋叔叔要上去一趟,你陪娇娇姐姐玩一会儿好不好?不要往太远的地方跑,只在院子里待一会儿,等我们回来就好。”

小果点头应下,牵了娇娇的手,走到一旁跳格子去了。

灶房内,姜姀和兰英婶忙得跟打仗似的。

要做的菜式大多需要猛火过油。姜姀忙在锅里,操起铲子铲得飞快,唰一下,炒牛肉出锅,再唰一下,香菇炒蛋出锅。

兰英婶则在灶膛边忙碌,添柴盖土,全程就为了控制火候。火太大了不行,刚下去的鲜肉要煳锅。火小了,又怕把那些需要爆炒的焖久了煮老。

平日里,这种控制火候的事情都是沈猎户干的。她这个负责做菜的,在这方面还真没他那么游刃有余。

探头出去看看,沈猎户和宋衍已经没了影。院子里的两个小的倒是笑得一浪接一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跳格子,居然被她俩玩得这样有意思。

她重又坐回灶台边。

这会儿,姜姀刚把酸菜切成段,准备开始煎鱼。接下来还有七个菜要做,任重道远时间紧,得麻溜的。

几道快炒的菜很快做出来。剩下需要慢炖收汁的,就追不上这种速度了。

锅里油豆腐塞肉还在慢腾腾地用小火焖着,姜姀出屋松松手脚,正好看见沈猎户他们从院门处进来。

他手里捧着一碟子碗筷,应该是知道她家里吃饭的家伙不够用,特地带下来的。

至于同行的宋衍,他手里攥着麻袋,里头装的,应该是磨好的糯米粉。

果然见他举起麻袋,满脸堆笑,激动地晃了又晃:“阿姀,什么开始做汤圆啊,东西都准备好了。”

锅里热菜在煮,汤圆可以同步开搓,互不影响。姜姀道:“就现在吧。”

小果牵着娇娇到溪边洗手,她也想一起搓汤圆。

沈猎户帮她俩把袖子撸起来,免得一会儿被糯米粉沾得到处都是。

至于那乱糟糟的头发,他打理不来,只能叫姜姀帮忙,给她俩一人梳了一对双包髻出来。

姜姀拿来专盛食物的那只陶盆,从麻袋里舀出来一海碗糯米粉倒进去,又兑了大半碗水。

双手压出一块又厚又结实的粉团子。她取来一只竹簸箕,在里头撒了点儿干粉,给跃跃欲试的几个做了个示范。

两指一掐,冰凉的一小块便从大粉团上剥离。将其放在掌心,双掌相抵,来回地搓成个小球,再放到竹簸箕上就算完成。

搓汤圆简单易上手,便是小孩子也能轻易做到。

小果迫不及待地上手开试,揪出来好大一块粉团,铆足劲搓了又搓。搓出来一根椭圆条,上面还有个小裂口,嘟囔了一句:“怎么不一样。”

姜姀把她的粉剂子揪下来一部分:“太多啦。这些圆子一会儿要放在油里炒,搓得太大容易做不熟。还是别那么狠的心,只搓一小团就好。”

又铆足了劲,小果再一次尝试。果然是粉团太多的缘故,这回还是使了那么大劲,就没再生裂口了,虽然依旧没有很圆。

这回她娘亲没说,她就知道收了点力气。再搓搓,还真给她搓出来了。

于是满脸得意地炫耀:“娘,你看。”

姜姀瞅瞅,还真是圆溜溜的一整个嘞:“那这些都靠你了啊。”

“那不行。”说这话的是宋衍,他从桌旁挤进来,“还有我。”

姜姀嗤笑一下:“那靠你俩。也真是,一个大人,跟孩子抢什么功。”

宋衍权当没听见,兴致勃勃地和小果一道搓起了汤圆。

灶房内,兰英婶的声音传来:“阿姀,锅里的汁水要干了。你再不来,可就要煳锅咯。”

姜姀“哎哟”一声,“您看我,顾了这顾不着那。”

接过沈猎户递来的盘子,姜姀快步走进灶房,却见灶下的火已经灭了大半。锅里汁水还有,眼下正是收得又浓又厚的时候。

“阿婶您忽悠我。”

兰英婶听得直笑:“哪有的事。我不过提前一点喊你。再和他们玩下去,锅里真得烧焦。”

姜姀撒了一把葱花下去,将煮得恰到好处的油豆腐塞肉盛起来:“这油豆腐塞肉就是得把汤收得浓浓的,然后多煮会儿让汤汁吸收进去。这会儿再放汤里泡泡,到咱们上桌吃饭的时候,就特别入味。”

被她说馋,兰英婶撇了下嘴:“咱们做几个菜了?”

“还差个萝卜丝白虾,剩下的就那俩甜菜和点心了。”

兰英婶笑:“说起来,我还没吃过炒出来的汤圆嘞。”

“这个放到最后做,我怕到时候锅里扛不住,会炒得一塌糊涂。”

上辈子炒汤圆,用的都是不粘锅,姜姀还真没试过用铁锅炒出来的糖圆子会是个什么样。

虽说这大铁锅先前用猪油开过,做肉煎鱼都不粘,但真不确定碰上这种糖油混合物会是个什么样。

兰英婶笑话她:“你这么大的做饭能耐,还怕炸锅呢。”

“那保不准的。”姜姀凑近些,贼兮兮地问,“您就说,我要是做失败了,这糖炒圆子您吃是不吃?”

“吃。”兰英婶没多想就应下来,“你做成什么样我都吃,大不了最后抱着锅吃。”

姜姀咬了下嘴唇:“您说这话,那我就放心了。要实在抠不下来,我把锅刷洗洗,帮您挖着吃。”

两个人笑到不行。

当然笑归笑,剩下的咸口热菜还是一边在做。

等把萝卜白虾盛出来,外头那俩搓汤圆的也大功告成了。竹簸箕太大,小果抱着怕翻,便由宋衍捧了上前邀功:“怎么样阿姀,够不够圆,够不够匀。”

姜姀随手撚起两个瞅瞅:“还不错。”

她强调了一遍:“你做得还不错,我们小果做得最好。”

小果欢呼雀跃,一脸得意地看向宋衍。一切皆在不言里,那眼神说的,分明就是,我被娘亲夸了,你没有,略略略。

宋衍沉了下脸,却很快将自己说服。不错已经是很好的评价了。方才不是说了嘛,跟小孩子抢什么功。

况且这么一大筐汤圆,长得都一模一样。她又不是火眼金睛,哪分得清是谁做的。那这褒奖,可不就是瞎扯的么。

想到这儿,心情已然愉悦一片。

姜姀接过汤圆,重新回到灶房。

锅里用水洗过,水开后,汤圆骨碌碌地下了锅。先煮个半熟,盛到冷水里放凉,之后便先放放,着手做起了蒸糕。

蒸糕也要用到糯米粉。这么一趟下来,本就买得不多的糯米直接见了底。

只是到这会儿,才发现大米粉忘了提前叫人磨。姜姀有些尴尬,瞧瞧灶房里,似乎离不开人,要不然她就自个儿去了。

她轻声唤道:“宋郎君?”

宋衍不明,只觉她语气温软得有些可怖,脖颈一凉,不知道等待着他的下一句会是什么:“怎么了?”

“还缺一些大米粉,得麻烦你再去沈叔家走一趟。”

“就这个?”他双手已经伸到了米袋子里。还以为有什么呢,没想到就这点小事,“需要磨多少?”

“一平碗的米就够。咱们主食已经有了,还有这么多菜。蒸糕一人一块就够了。”

宋衍二话不说,揣了口干净的麻袋走人。风风火火地走到门外,才想起没管沈猎户要锁钥。这一回头转身,面上就绷不住,差点儿笑出声来。

不过是想在姜姀面前摆出一副无私奉献的架势,怎么半途给他破功了呢。

心中怅惘,他恨恨地拿了锁钥走人。这回倒像是仓皇而逃,果然人不能强装出另一副做派,要不然总觉得心里发虚。还是老老实实去山上磨米粉,甭整这些虚的了。

待他回来,姜姀煮的汤圆已经过了两边凉水。

这会儿海碗里沉着的一个个雪白滚圆,光看着就叫人觉得软糯可爱。

姜姀拉了张板凳,把汤圆搁在屋檐下继续放凉,又回到屋里,将磨好的大米粉兑了少许糯米粉,加糖水揉成了沙沙的一团。

蒸糕的做法和汤圆不同。加水和出来的米粉团子不能太湿,得控制在掌心捏捏能成团,撒手便能立时散开的沙状。这样放在模具里,便能上锅蒸了。

所谓模具,也是她手做出来的。就是一圈圈竹筒子,为给蒸糕定个形。

锅里架起蒸架,蒸架上再放模具。拌好的米粉都拨到模具里压实,再撒些许熟芝麻和葡萄干。

兰英婶在灶里添了把火,擡头起来看看:“这回要大火吧?”

姜姀道:“越旺越好。”

热锅喷薄起雾盈盈的蒸汽,锅里米糕的清香,在整间草屋里悠悠地荡。

小果咕咚咽了下口水。也没见她娘亲往米糕里放别的食材,光放了两种米,也能这么香吗。

耐着性子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锅里的米糕端出来。

“娘,这米糕什么时候能熟呀?”

“着急啦?”姜姀扒拉了一下放凉的汤圆,免得到时候上锅粘连,“快了,再过半刻钟吧。要蒸熟蒸透才好吃嘞。”

小果闻言,搬了张板凳在灶房门边坐着。这会儿心心念念想着吃糕,连出门玩的兴致都淡了,只觉得时间漫长得可怕。

她在板凳上坐立难安,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等到蒸糕出锅。

姜姀把锅盖一揭,扑面而来的热气里,抖擞的都是米香。今日闻多了大鱼大肉,乍一闻来真叫人神清气爽。

揭开一个模具看看,米糕弹手又蓬松,就是还有些烫。

“稍等等啊,太烫了。你去拿个碗来,就别用手抓了,娘给你盛碗里吃。”

小果吭哧吭哧地拿来两副碗筷:“娘,我想吃一块,娇娇姐姐也想吃一块。”

兰英婶笑了下:“你娇娇姐姐自己说的?”

“那倒没有。”小果脸上笑嘻嘻的,“但我不能吃独食。米糕这么好吃,娇娇姐姐肯定也想吃,就想给她也来一块。”

接过她手里的碗筷,兰英婶对姜姀道:“我来吧。你去把汤圆拿进来。”

圆溜溜的两块米糕挨个夹进碗里。

只是没等姜姀走出去,宋衍就已经屁颠屁颠地把碗拿进来:“要这个是吧,来了来了。”

剩下这最后一道菜,也是今日的重头戏。

汤圆、砂糖、熟芝麻、碎核桃都在灶台上一溜摆开。

姜姀看着碗里的碎核桃,歪了下脑袋。上辈子吃的炒汤圆,放的似乎都是花生碎。

但按史实来看,花生这东西虽然自汉代就被引进国内,但一直到清朝,都是寻常百姓难吃上一口的稀罕物。所以一早便没叫宋衍买花生,能买到碾碎的核桃做平替,也很不错了。

她化了点猪油下去,连带两勺砂糖,和一把芝麻花生碎,一同在锅里搅开。这会儿便不敢叫兰英婶把火调得太旺,只慢慢等着,等锅里正烧的都化得差不多,再将雪白的汤圆倒进去。

哧啦一声,锅里冒起黑烟。

兰英婶惊叫道:“呀,不会这就开始糊了吧。”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