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
我生于大周天启26年,时值太平盛世,家里经商也算是略有资产的体面门户。
算命的说我八字带贵,若能长留在家里必能使家族兴旺。
自打我出生之后,父亲果然生意顺当财远滚滚,家中一日盛过一日,只用六年便成为一方首富。
八岁那年母亲为我定下一门亲事,在我十六岁时那从不曾见过的未婚夫婿因病而亡。
自此,我便守了那望门之寡,留于家中再不需嫁。
第一章
三伏天日正光空,晒得山石滚烫似铁,路边草木无精打采都是耷拉着的。
官道旁不起眼的茶棚,此刻坐得满满当当,伙计肩上搭了块布手里提着个铜壶一桌桌的给衣食父母们添水,忙得不亦乐乎。
送走了一桌又有了新客,中年男子驾着马车停在了棚边,“小伙计,给我拿三屉包子来。”来人满头大汗寻了个座位一屁股坐下,扯着大嗓门叫唤。
小伙计应了一声急匆匆过去先倒了水:“客官,包子还需再等一会儿,您先喝茶解解暑气。”
男子点点头伸手拿了茶碗咕嘟几下将水饮尽,他喝得凶那茶水自嘴角顺着脖子往下将衣领沾湿了一片,手扯了扯衣襟已经晒得发红的皮肤上湿哒哒分不出是水还是汗。
“他娘的,这天怎么就这么热。”邻桌另一名走商的男子拿了把扇子使劲地扇着风,“再这么热下去买卖都没法跑。”
“可不是,听说郦郡那边已经闹灾了,田都干裂庄稼都死光了。”和他拼桌的少年边说边拿茶水就着包子吃。
“这天若再不下雨,只怕今年难过了哦。”也不晓得谁插了句嘴,众人听了皆是心有戚戚。
正说着话,远处转来了阵阵马蹄声,随之相伴的还有飞扬而起的尘土。接着十来辆拖着货物的马车缓缓行来,两边还有十来个彪形大汉腰着长刀骑着马车儿两边护卫,这架势很是壮观。
那少年咽下包子擡头看好奇地问道:“哎,这是哪家的商队,这么大排场?”
“还能是谁,永州洛家的呗。”小伙计恰来到他这边笑着说道。
“洛家?”头一回来这里的少年抓了抓脸,笑着问道:“小哥,我头一回来这儿,你给我说说呗。”
那小伙计朝着四下看了看,见大多数客人眼儿往这边瞧,想来都是要听的索性将水茶放到桌上,大声道:“这洛家是永州最大的商号,洛家原先祖上是做木材买卖的,到洛老爷子这一辈改做了茶叶生意,也是个有本事的人,十来年的功夫竟将买卖一扩再扩。”
“那可真有本事。”少年听得认真眼中满是向往。
“有本事的还在后头呢。”小伙计故做神秘嘿嘿一笑停了一下,见众人都神长了脖子这才继续道:“洛老爷膝下有一子一女,三年前洛老爷子过世将若大家产交给了儿子,可那洛少爷却不是个经商的料,家里铺子不常见青楼勾兰倒是常客,所谓商场如战场,往日败在老爷子手下的对手竟趁着机会,联合起来想吞了洛家。”
“那结果呢?”少年瞪大了眼好奇追问。
“结果”小伙计伸手指了那绝尘而去的浩荡商队:“结果自是洛家大获全胜罗。”
“怎会如此。”这儿除了知道洛家根底的,在场的无不惊讶:“可是有高人指点。”有人插嘴问。
小伙计抿嘴不说。“哎,小哥,你就别卖关子啦。”旁边又有人催促。
“洛家少爷不顶事,可却有一位了不得的小姐,那洛小姐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不光把那些对手清得干净,这几年竟将洛老爷的产业又扩张了一倍,小兄弟,等你进了永州城就知道的,那大街上两边的铺子十间里有八间都归洛家呢。”
伙计一长串话说完,众人面面相觑:“竟是靠一个女人来支撑?”有人窃窃私语。
“竟还有这样的女子。”马车内光线昏亮,只靠车厢顶上小小的透气窗通风,外头天热停久了里面便似蒸笼一般闷得叫人能受。焉了一路,姿色绝妍眼眉如画十六岁模样的少女,在听到外头传来的话语后,才显得有精神了点。
与女儿促膝而坐,将近四十的妇人却很有些不同意这说法:“总归是女儿家,哪能和男人一般抛投露面做生意。”听母亲这样说女子便不再多言,她臻首微垂长睫落下掩去黑亮眸心闪过的一丝不赞同。
果然那当母亲的并没有察觉到女儿的异样,她拿了帕子伸手为她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一会儿包子买好了你多少吃一些,从早上到现在你就只喝了些清水,路还长着呢你这样哪能撑得住。”
女子由着母亲为她擦拭,再擡眼时精致的脸上已挂上了淡淡的笑,她轻轻嗯了一声,耳朵却又听到外面的说话声。“那洛家小姐掌了家业,那洛少爷呢?”
“你傻呀,洛少爷吃喝玩乐啥事不用做,万贯家财用之不尽多舒坦,再说了洛小姐毕竟是个女人,将来还不是要出嫁的,到时候这若大家业还不是在他手上。”
“洛小姐怕是不会再嫁人了呢。”
“这话怎说。”
“那洛小姐原本是定过一门亲的,她十六岁将要出嫁那年,她那未婚夫婿突然染了重疾死了,之后,她家就没再给她张落过亲事,眼下洛小姐都已近二十,看样子洛家是不打算将她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