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四十一宇文泰6沉着的你百年大计
有时候,你感觉,他高欢,其实是,镜子里的你自己。
你和他,有些地方完全相同,命运与共。
有些地方,又恰好相反,各自一端。
这会儿,你,西魏丞相宇文泰,和他,东魏丞相高欢,同时处在心力交瘁的状态。
既然是当世双雄,那么除非真的水尽山穷,就总会重振雄风。
同样心力交瘁,同时闭关回血的你们二人,在恢复的侧重与方式上,又完全不同。
高欢的恢复,侧重于力,他占据着富饶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爆兵回血,是他的专长,在战场上,只要他避免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就算带着一滴残血回家,都能一会儿就把血槽重新拉满。
只是,如今的高欢,奔五十的人了,还在东魏内部复杂权力纸牌屋中纠缠,心气方面的恢复,很难。
而你,刚好相反。
你的恢复,侧重在心。
你才三十出头,便有大权在握,有重兵在手,不管遭遇多大的打击,你都只需要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的精神头,又是一个气吞北斗。
只是,限于西魏那可怜巴巴的经济底气,你的实力,恢复起来,那就真是,令人丧气。
这不是长久之计!
着急忙慌的你,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还闹出了那场和亲的悲剧。
在那一地鸡毛里,你痛苦地悟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凡事都得靠自己。
可说到底,那也只是一句迂阔的大道理,要想落到实处,你又该从何做起?
迷茫之中,你再次召见苏绰,向他请教这些个问题。
苏绰一针见血地指出,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朝廷,要选拔培养优秀的官吏。
你对这个观点,感到惊奇,天下官吏,大多出自贵族门第,哪里用得着朝廷选拔培养?
这事,说来话长。
那么,苏先生,您就长话短说吧。
自上古时代,大禹废禅让而启世袭,政治权力与社会地位,开始在一个家庭内部传承,周朝建立之后,这种家族私有制,以礼乐制度的形式,被明文确定下来,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财产与权力,可以各自在家族内部,代代相传。
苏先生,说点与当下相关的。
要与当下相关,最少也要追溯到西汉。
东汉吧,东汉近些。
不行,必须西汉。
那就……西汉吧。
西汉,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创造出长时间和平环境的时代。在和平的环境下,各家族财产与权力,有机会得到更好的累积与继承。只要家族自己不折腾,在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下,大多都能顺利发展成豪门。
比如《史记》中记载,武帝时代,颍川有豪门灌氏,欺压当地百姓,被百姓诅咒曰“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就是说只要颖河水浑浊了,灌氏就会被灭族。
然而,能让灌氏灭族的,不可能是颖水,而是皇帝。后来,灌氏在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被汉武帝灭族。
那么,只要在政治斗争中,站队正确,豪门是不是就不会有危险,反而更强大?
是的,西汉末年,河北豪门第一次直接参与政治,选择了以身家性命来支持刘秀,辅助他取得天下,建立东汉政权。
哦,对,现在他们,又投资了高欢。
成为光武帝的刘秀,投桃报李,给与了河北豪门极高的尊崇与地位,并不限制他们兼并土地,也允许他们世袭官职。
从东汉起,普通的豪门,开始向士族门阀演化。
东汉国运不佳,皇帝大多短命,皇位更叠频繁,每一次更叠,都会有新的士族门阀随之产生,在利益上,逐渐开始与旧士族门阀发生重叠,进而展开冲突,冲突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拉垮了整个国家。
嗯,隔壁的东魏,最近发生的那些事。恐怕,就是这些历史,在重演之前的预演吧。
那么,拉垮一个国家之后,会怎么样呢?
自然是,建立一个新国家。东汉之后,参与政治的人,就分成了有豪门背景的士族,与没有豪门背景的庶族。
魏蜀吴三国的创始人,都倾向于庶族。
蜀汉倾向庶族的政策,在刘备之后,得到了诸葛亮的继承。
东吴倾向庶族的政策,由长寿的孙权本人,亲自把控。
唯有曹魏,曹操时代,坚持倾向庶族的政策,一到儿子曹丕手上,就被扔进了垃圾桶,全盘改为倾向士族。
士族,原来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打死不要曹操做皇帝,这一下子,就和曹丕牵了手,允许他做了皇帝,废了四百年的汉朝,建立四十年的魏朝。
等等,苏先生,您说曹丕背叛父亲曹操,终止他的用人政策,这具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怎么我看着,曹操曹丕两父子,其实差不多?
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你看历史,只看打打杀杀的故事,而他看历史,却要看字里行间的措辞。
苏绰对你说,曹操在任汉朝丞相时,曾经发布过一篇著名的《求贤令》,其中明文规定,他的政府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也就是说,不看出身,只看才能。
而曹丕继位之后,就立即颁布“九品中正制”。
哦,这个词,你知道,经常听人说起,但并不清楚,究竟何意。
苏绰说,九品中正制,是当时一种全新的选拔官吏的方法,朝廷向各地方派出中正官,接受并审查当地人士有关人才的推荐,形成一个意见,报朝廷评判。
听上去,挺好的啊。
听上去是挺好,好得不得了。最初执行的时候,也确有奇效,九品中正制,为曹魏贡献大批人才,而且还是带资进组的人才,有了他们的加盟,曹魏得以同时压制蜀汉与东吴。
只是,这天下的事,没有哪一样,能用久了不变味的。
九品中正制的用人标准,首先看这人的家世出身,豪门优先。
然后看这人的生平,以道德优先。
最后,中正官根据家世与生平两项,将人才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所以称为九品中正制。
家世优先,会变成豪门垄断。
道德优先,会导致虚伪藏奸。
试看西晋八王之乱,试看东晋门阀之患。
曹魏,西晋,东晋,到南朝的宋齐梁,在这些朝代里,真正统治国家的,就是这些垄断仕途的贵族门阀,各王朝的君主,其实不过一时的插曲而已。
那我们北朝呢?
北朝自十六国以来,同样产生一批贵族门阀,其中影响力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顶级豪门,有五家: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晋阳王氏。
哦,博陵、范阳、赵郡、荥阳、晋阳,这些个地方,都在东魏高欢治下。
崔暹、卢文伟、李元忠、郑述祖、王纮,这五家人,都有在高欢麾下做官的代表啊。
唉,你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高欢的辛苦。
这北魏的庙,他只分得东边的半截,可这庙里,要他去伺候供奉的神,他却全部扛走,一个不剩。
他还带着一帮为他自己建功立业,需要得到他奖励的人。
真是难以平衡。
苏绰看你,嘴角微翘,知道你心里,在把高欢暗笑。于是,告诉你一件事情,提醒你不要骄傲。
他说,关中地区,也有韦、裴、柳、薛,四大豪门,虽然实力不及东魏那边的崔卢李郑王,不过,您别忘了,前年为什么,您收不到粮……
一听这话,你脊背发凉,赶紧翻看帅案上的官员将领花名册,寻找自己部下,有没有韦裴柳薛四大豪门的成员。
你们西魏将相,来自贺拔岳当年的西征班底,武川人,占了大部分。
翻来覆去,也只找到一个,出身京兆韦氏的小将,名叫韦孝宽,你赶紧叫来宇文护,让他传令军营,赶紧先去给他韦孝宽,随便找个理由,升个官。
你又开始羡慕高欢。
他的辛苦,有他的价值,他的朝廷,他的军队,因为他悉心供奉五大豪门,而总是可以迅速回血,打不死。
那么,我们,是否也要学他高欢?你问苏绰。
说实在的,高欢那样的社牛,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你没有自信,能学得来。
你这个人啊,多多少少,有些社恐。
若未来,只有这一条路,你宁可,现在就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