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84
陆柚当然不会做这种三六九等之事,只要是他家小饭馆的顾客,都可以享受外送服务。
想到几十年后的外卖行业是多么的发达,因此陆柚丝毫不觉得在现在这个年代送外卖发展不起来。
正好章思满有自行车。
前些日子送月饼上门也算是将澜江县城的大街小巷摸了个清楚,基本上不存在找不到路的情况,正好方便了外卖的开展。
当然,配送费没办法避免,但半小时自行车范围内配送费五分钱,一小时内配送费一角钱也不算贵。
事实证明的确是不贵,所以很快外卖也红火起来,章思满根本就忙不过来,分身乏术:“不行了,柚子哥,我这两条腿蹬自行车都要蹬细了,我以前摆摊卖小吃推销月饼一天也没有骑这么多的车过,我感觉我屁股都要和自行车垫子粘在一块儿了!”
章思满不堪重负,陆柚又何尝不是应接不暇?
外卖拓宽了小饭馆的客源,陆柚每天的工作量也增大了许多,他又要定着蒸笼里的菜查漏补缺又要给想吃卤肉饭的客人切肉配菜,还要看准吃完了的客人前脚走了后脚就把碗筷收拾起来擦桌子……
为了缓解陆柚的工作压力,高晋年和高雪萍都暂时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来帮忙,但是只帮了一天就被陆柚给赶走了——他们也有自己的正事要做,若是做成了可不比他开小饭馆差,他绝对不能因为这个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不就是缺人手嘛?
这还不简单?他还不能招工了?
更别说,他本来就有熟悉的人啊!
XXX
陆柚也不墨迹,当天晚上回去之后吃了晚饭就上桂芬婶家去了。
简单做了一下铺垫,陆柚就干脆和高爱党高爱军商量,问他们愿不愿意停下小吃摊来全职帮他,工钱就和章思满一样,底薪加提成来算。
高爱党高爱军听了都愣住了,还没等他们开口,桂芬婶就忙不叠道:“愿意!当然愿意!这俩傻小子还能够得到小陆你的照顾,那可是好事!”
高爱党高爱军也反应过来:“对、对!柚子哥!你说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们可不是在犹豫,而是被惊喜给砸晕了——万万没想到,他们还能继续跟着陆柚干。
其实在陆柚来之前,兄弟俩就在商量,最近小吃摊生意不好做,要不要暂时停一停,恢复回村种地——反正村长不是说了会分土地嘛?到时候他们家再怎么也应该能分不少,到时候自家种自家吃,他们又都不是懒人,肯定饿不死。
话虽如此,但心里还是会不得劲,毕竟他们曾经尝到过快速挣钱的甜头,比如他们的自行车,如果是只在土里刨食,一年到头恐怕也攒不出两辆来。
可惜形势比人强,随着天气渐渐变凉,大众也不爱吃凉的了,曾经备受欢迎的凉面凉皮和酸梅汤这些就逐渐失去了市场。
他们就算坚持想卖,买的人也越来越少。
从第一次预备的小吃没卖完拉回去后,往后天天晚上他们家里都是吃卖不完剩下的小吃。
味道好是好,可是吃进嘴里却没滋没味的,吃一口就心痛一下——明明应该变成钱才对啊!
只不过前些日子陆柚在忙活开小饭馆的事,他们也不好直愣愣地找上门去让陆柚帮忙出主意,只能俩兄弟自个儿折腾。
不过可能他们的确在这方面缺点天赋,虽然有点儿效果吧,但并不明显。
这让他们倍感失落,也明白这段时间赚钱真的是因为跟对了人才有的机遇。
这个时候陆柚说要开店后人手不够需要他们帮忙,他们是高兴多于其他情绪的,毕竟他们觉得跟着陆柚走才有肉吃,而且无论是高晋年还是陆柚,都是厚道人,没看到跟着他们干的人现在都比以前过得更好了吗?
就连亲妈桂芬婶知道陆柚那边忙不过来,都打算撸起袖子自己上,在得知陆柚请自家两个儿子去干活不仅有工资还有提成,更是恨不得将俩儿子打包免费送上门——她早就觉得自家这俩傻小子没有人家小满有眼力见儿,第一时间就跟着人家小陆干了,这会儿又有机会加入,再不去就是瓜货了。
至于家里的农活和事情,她和老头子还没有老得干不动呢,而且眼下马上就入冬到过年了,还真没什么需要壮劳力才能干的活儿。
而且还有大儿子一家在呢。
除了照顾家里的儿媳妇,桂芬婶家里都还有三个能下地的壮劳力,等村长说的年前把那土地承包分产到户什么的给落实咯,到时候他们就是自己的土地自己种,量力而行就是。
就连高爱国和他的新婚妻子也支持两个弟弟去陆柚那里帮忙。
于是第二天高爱党高爱军兄弟俩就上岗了,然后从这一天起就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虽然忙,但是兄弟俩觉得都是干杂货和骑着骑着车在大街小巷送饭菜,都不是什么费劲儿的工作,并没有觉得他们在这里一个月能赚多少钱,估摸能有十几块钱到手也是心满意足了。
谁知道等到月底算账,当天晚上一品鲜小饭馆打烊完陆柚给他们结算工资,他们拿到手里的钱,让兄弟两人都齐齐吓了一跳。
XXX
等陆柚发完工资关上店门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