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焚山河 > 第80章 八十 杨坚8开国的你 经世济民

第80章 八十 杨坚8开国的你 经世济民(2 / 2)

但是,你知道,那种想象,越是在社会变化剧烈,乃至发生动荡的时刻,就越加只能是想象。

近三百年,尤其是近六十年来,社会局势反复颠簸,各王朝所面对的问题,动态变化,政府处理的对象,交融混合。

具体的工作对象,会因为时局的发展,而时有时无,根据具体工作对象而设立的政府部门,也会因此,变得可有可无。

可以有的时候,会有新的职务增设,可以无的时候,旧职位也不裁撤。数百年来,官职花样,倒是越来越多。但,那种呆板的静态分工,早已过时无用了。

三公九卿的制度,从魏晋时代,便开始修修补补,但终究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划,该补的没补,不该补的,不停地补,事到如今,早已漏洞百出,不值得再去修复。

你早就认为,政府分工,要高屋建瓴地站在最宏观处,以俯瞰整个工作流程的动态视角高度,才能把最优解找出。

你在工作实践中发觉,不论工作对象如何千变万化,一次合理的政府行动,总会包括决策、执行、审核。

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也不管风云的变幻,超越具体的事件,这都是政府行为的哲学。

所谓哲学,就是普遍,且必然,不问这里那里,不论今天明天,始终在最高处俯瞰。

不愧是你,中国历史上,唯一拥有行政专业技术背景的开国皇帝。

你要让这刚毅的政治哲学,落到实处,就要拿出一套刚性的政治制度。

你早就想好了,这套制度,可以起名叫做,三省六部。

你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精力充沛,就要要主动地去做事,主动做事,就意味着没事,都得找事,而不是坐等事情,找上门。

所以,在你看来,任何一件事的开端,都是你自己的决心。

在皇帝的位置上,决心,需要形成有凭有据,且文雅上档次的文字。你的决心,要变成现实,就得从形成文字开始。

显然,以前武皇帝拉扯起来的那一帮秘书,就是郑译、刘昉这些人,很适合来做这件事。

他们做这件事的办公室,你想好了,这个机构,就叫内史省,内史省的长官,可以叫内史令。

当然,你不能再把郑译、刘昉,放进内史省,你不放心,能让你稍稍放心一些的人,现在,是李德林。

所以,李德林,将会是首任内史令,也就是你的秘书长,负责根据你的意图,起早正式的诏书。

可万一……

他们起早的诏书,并不是,根据你的意图,或者在文字当中,歪曲了你的意图,瞒着你就发下去,叫人去做?

毕竟你只是文官出身,不是文人出身,专业技术过硬,但文字功底不行,看不出文人笔下的舞文弄墨。

应该有人,帮你审核。

这个人,自然该是你现在最信任的高颎,你觉得。

那么,从秦汉开始就有,到魏晋时代地位突出,南北朝时炙手可热,直接在皇宫门口办公,代表皇帝本人,与中央政府联系的门下省长官侍中,就很适合高颎。

只是,你父亲名叫杨忠,名字跟侍中的中字同音,为了避讳,你得把这个门下省长官的名字,给改改。

既然新的门下省,是管审核诏令的,需要从内史省那边收拢待审核的诏书,有点诸葛亮《出师表》里“察纳雅言”的感觉。

那就叫“纳言”吧。

高颎,将是新的门下省的首任纳言。

审核之后呢,那就得真正执行了。

执行到位,落到实处。

这,才是整个行政流程当中,最难的部分。这需要一个真正专业内行的人,带领着一大批同样专业内行的人,去共同完成。

现实执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事情,那可就五花八门了。

以你的丰富经验,总的来说,你认为,政府职能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六类。

人事、财务、意识形态。

军政、刑法、建设工程。

常言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也就是说,国家最大的职能,就在于通过祭祀,表现意识形态,通过战争,保卫政治安全。

但务实的你,却把人事和财务,这些清高门阀眼中的俗务,放到了最前面。

你担心这样做的话,肯定有人会笑你庸俗。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这个历经三百年乱世的民族,应有的一点进步。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本就应该,从缺乏技术手段的空想,走向有具体操作性的成熟。

所以,你认为,应该根据这样的分工,分别设立六个机构:管人事的吏部,管财务的度支部,管意识形态的礼部,管治安刑法的都官部和管工程建设的工部。

一共六个。

你打算,改组原有的尚书省,让这个机构,来负责执行由内史省起草,经门下省审核的皇帝诏令,将其按照内容进行分工,下发相应各部执行。

很好……

可是,谁来出任这个明显更加位高权重的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呢?

你手上可用,又可靠的人才储备,并不多。

疏远郑译,刘昉之后,你手上,靠得住的牌,无非就剩下高颎、李德林、还有一个,高颎推荐来的虞庆则。

李德林是文人,虞庆则是武将,尚书省这种行政专业上的事情,你担心,他们俩,做得不像样。

那怎么办?

只有让已经是门下省纳言的高颎,又来兼任尚书省的尚书令咯。

那样的话,内史、门下、尚书三省,高颎一个人,就得占去两省。你辛辛苦苦搞的这么个分工分权,似乎一下子,就没啥意思了。

况且,高颎这人,就真的那么,值得你信任吗?

那一次,你派他韦孝宽军中,调查梁士彦等人是否与尉迟迥勾结的事。

他,并没有回复给你,一个明确的结果。

虽然,这可以解释成什么大敌当前,大局为重。

但这让你担心,他心里的那个大局,是不是完全是,你心里的这个大局。

他那个的大局里,是不是,必须有你?

毕竟,他支持你,是通过你的夫人,独孤伽罗的关系。

旁人看来,你与伽罗,双位一体。

你自己心里也知道,其实吧,那也,不一定。

看着手上仅有的这几张牌,你很恼火伽罗,一直不允许你,多接几门姻亲。

好吧,高颎暂时兼管尚书省,也行。

只是,不能兼任尚书令,只能兼任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仆射,而且,只能做左仆射,你还得,尽快给他找个右仆射。

尚书令的位置,暂时空缺。

行!就这样。

公元581年,隋朝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你发布了有关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以及吏、度支、吏、兵、都官、工六部的改组或新建的政策说明,以及人事任命。

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从此建立,历经一千多年的修修补补,其基本架构,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初的帝制结束。

早上起床的时候,你临时起意,修改了昨天晚上想好的人事任命,让军人虞庆则出任内史监,监督内史令李德林,又兼任吏部尚书,牵制尚书仆射高颎。

宣读完了诏书,高颎一下子就懂了你,知道你缺人手,也知道你,对他,并不完全放心。

所以,散朝之后,高颎专门又来找你,对你说:“陛下,微臣并无才能,却身兼两省,这样恐怕会不利于,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

嗯?

高颎这话,让你感到很舒服。看样子,他还算是个,懂事的人。

“没事,你先兼着吧,现在缺人手。你那里…呃…”说到这里,你忽然停顿了,停顿的时候,你右手食指,摇晃着指着他的胸口,又收回来,捏成了一个并不紧凑的拳头。

你抿着嘴唇思度着:李德林、虞庆则,都是他高颎推荐的,用起来,确实还不错,也没有和有举荐之恩的高颎,来往过多。

那么…

“呃,老高啊,负责尚书省,尤其是财务方面的人才,你那里有现成的话,再给我推荐一个。”

“陛下,苏威这个人,您看怎么样。”几乎是你话音刚落,高颎立马就接上茬了。

…嗯…

你心里惊奇啊,高颎手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可以推荐,而且每次都推荐得,那么地,恰如其分?

“苏威…好像听说过…他爹,是不是,西魏时代,辅佐宇文泰的苏老先生?”你问高颎。

你说的苏老先生,是苏绰。

苏绰在你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你小时候,刚入行时,最先学习的《六条诏书》,作者就是苏绰,你做功曹时,背下来的那些操典规范,作者也是苏绰。

虽然没有见过苏绰,但是你知道,你这一代的专业行政官员,都是苏绰苏老先生,培养起来的。

“正是此人!苏威年少时,也和您一样,做过功曹。只不过您是在中央做,他是在地方上做。晋国公的时代,宇文护也想拉拢他,但和您一样,他也没理会。只不过,您后来东山再起了,他呢,到武帝的亲政的时代,武帝征召他,他也不动。据说,是因为他看出来了,武帝会短命。”

“哦,他这是会看相,还是懂医术?这些都不打紧,关键是,他父亲苏老先生,精通儒家治世之学,他,懂吗?”

“听说,灭齐之后,他就已经测算出了一套,全新的赋税征收方案,能在提高国家收入的同时,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快,请他进宫来!”听到高颎这一句话,你立马兴奋起来。

苏威,很快就跟高颎一起来了,但见到在大殿上端坐的你,苏威的脸色,似乎并不愉快。

你问他,为何如此?

他板着脸说,国家如今财政困难,您的这个大殿,却是金钩银幔,毫不节俭。

你尴尬,你委屈,你甚至有些生气。

毕竟,这大殿,是你那死鬼女婿宇文赟修的,你住进来,拢共都还没几天,这浮夸土豪的装饰风格,怎么就成了你的锅?

但是,你求贤若渴……

高颎,都还忙不叠地,在替你解释开脱。

你却直接叫人来,把满大殿的金银软装,全部拆除,交给新成立的度支部处理了。

苏威的表情,这才松弛下来,然后对你说,现在,依据均田制的规定,男子年龄,到了十八岁,就成为男丁,国家就应该给他们无偿分配土地,他也开始向国家缴纳赋税。

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迎来的这一波婴儿潮,到现在,已经近五十年,跨越三代人了。关中一带的土地,已经所剩不多,土地越分越少,赋税却越来越多,很多农民,已经选择出卖土地,甚至干脆撂荒了。

所以,执行已久的均田制,需要一个关键的喘息,以便寻求新的动力。

眼下,可以把男丁的年龄,马上从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这样的话,从今年算起,三年之内,我们不必给老百姓授田,适龄的老百姓,也不必给我们上税。

这样一来,我们和老百姓,彼此都有了,三年时间的喘息之机。

三年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赋税,缩减徭役,甚至免除盐税、酒税,全面地向老百姓让利。

“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样一来,提高政府收入,从何说起?”

苏威却反问你,是否记得,灭亡北齐之后,我们的税制,却在那边一直推行不下去。

你记得,是有这么个问题,在那边很多时候,不过收个税而已,都不得不动用武力。

苏威说,那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军国主义之下的我们,税率太高,如果我们不主动调低,我们的税制,就无法进入远比关中富裕的北齐故地。

现在我们将其调低,整合北齐故地,就会减少很多的阻力。

尤其是取消盐税、酒税,对于商贸繁荣的北齐故地而言,更是重大利好消息。

所以,关东那边,会欢欣鼓舞地迎接新税制的降临,这就会最大限度地扩充我们的税基。

陛下,您是懂《九章算术》的,你知道,一个乘法算式,其中一个乘数稍稍减小,而另一个却大大增加的话,乘积也会大大增加的。

况且,您别只盯着已经吃下去,只是还没消化的北齐。

南边,还有一个,巨大的税基……

是啊,你这个皇帝,要考虑的,已经不只是关中与陇西,这一隅之地。

最新小说: 疯批反派组队拯救苍生? 医妃倾城:错惹嗜情王爷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灵炉 强势追爱:总裁,别乱来! 开局签到万古金体 带着超市穿书,我把土匪养成了反派首辅 原来我真是世外高人 卡牌世界里的灵能力者 从现在开始拍电影